请公早早泛虚舟,多少行人在渡头。
看取清风起蘋末,片帆歘过五湖秋。
请公早早泛虚舟,多少行人在渡头。
看取清风起蘋末,片帆歘过五湖秋。
这首诗描绘了江面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请公早早泛虚舟”,以一种邀请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尽早乘船游历江河,体验水上的自由与宁静。接下来,“多少行人在渡头”一句,既描绘了渡口繁忙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行人生活的关注与思考。
“看取清风起蘋末,片帆歘过五湖秋。”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通过对清风和芦苇末梢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江面上的动态美。清风轻轻吹拂,芦苇随风摇曳,一片小帆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驶过,仿佛穿越了秋天的五湖,充满了动感与诗意。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对自由、流动与变化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江面风光的佳作,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社会的独到见解。
孤儿昔作宦,十载一过家。
大父犹老健,二亲鬓始华。
五年失吾祖,母兮亦弃儿。
父幸儿得归,汝才讵适时?
长跽聆爷言,誓侍爷以老。
冉冉一星终,欲报恨不早。
遗羹既无所,椎牛亦谁知?
剩持年年泪,来洒青松枝。
此行岂儿心,除绖已周纪。
壮盛付等閒,衰迟复何恃?
得归儿会归,不为祖考忝。
成亏盖天事,晚节敢自贬?
下山且十里,犹闻叹息声。
雨止慎泥潦,微阳傥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