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山中草堂,通过对建筑细节的描写,如“石阶桂柱竹编墙”、“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展现了主人的精心布置和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诗人还通过“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表达了草堂中的水声和竹影给人带来的宁静与闲适。
最后两句,“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则透露出诗人的未来规划和对生活的期待。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
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将个人情感与山水景色巧妙地融合,创作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图画。
暑入秋来午更强,风排两遣晓差凉。
如何遶砌千枝蕙,只是开门一阵香。
老子朝慵起,春风苦唤行。
晴边犹著雪,寒後未闻莺。
偶见千峰翠,偏令两眼明。
倦来浑欲睡,无处避溪声。
茅亭夜集俯万竹,初月未光让高烛。
主人酒令来无穷,恍然堕我醉乡中。
草间蛙声忽三两,似笑吾人悭酒量。
只作蛙听故自佳,何须更作鼓吹想。
尚忆同登万石亭,倚栏垂手望寒青。
只今真到寒青里,吾人不饮竹不喜。
北风五日吹江练,江底吹翻作江面。
大波一跳入天半,粉碎银山成雪片。
五日五夜无停时,长江倒流都上西。
计程一日二千里,今踰灩澦到峨眉。
更吹两日江必竭,却将海水来相接。
老夫蚤知当陆行,错料一帆超十程。
如今判却十程住,何策更与阳侯争。
水到峨眉无去处,下梢不到忘归路。
我到金陵水自东,只恐从此无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