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
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
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
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
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
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
这首诗名为《杂感》,由清代诗人刘岩所作。诗中探讨了“凶器”与“高品”的概念,并通过对比“兵凶”与“名美”,以及“鬼神之心”对恶行的厌恶,揭示了战争与名望背后的残酷本质。
首句“凶器古有兵,高品古有名”开篇点题,将“兵”与“名”并列,暗示两者在古代社会中都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接着,“兵凶不可黩,名美不可争”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名望的批判态度,强调了不应轻易发动战争,也不应过于追求虚名。
“赫赫鬼神心,恶杀兼恶盈”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鬼神对恶行的厌恶,无论是杀人还是贪婪,都是被谴责的对象。这不仅是对自然法则的隐喻,也是对人类行为道德底线的警示。
“穷兵祸自毙,矜名身自倾”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指出过度使用武力会导致自身的毁灭,过分追求名声也会使自身陷入危险。这两句是对前文观点的进一步展开,强调了和平与谦逊的重要性。
“二者同一机,盈乃与杀并”将“穷兵”与“矜名”视为同一根源,即欲望的膨胀,指出它们最终都会导致负面后果。这里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欲望与灾难之间的紧密联系。
最后,“惟寂与惟寞,所以全厥生”总结全诗,提出了一种与世无争、内心宁静的生活方式,认为这种状态才是保全生命的根本之道。这一结论呼应了诗的开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哲学思考过程。
综上所述,《杂感》通过深邃的思考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战争、名望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寻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重要性。诗中蕴含的哲理,对于现代社会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