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斋牡丹·其三》
《山斋牡丹·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青山缭绕树横斜,中有柴桑令尹家。

白发几回能载酒,春风何处不看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山中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感慨。

首句“青山缭绕树横斜”,以“缭绕”二字生动地勾勒出群山环绕、树木错落的壮丽景色,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横斜”则形象地描绘了树木在山间蜿蜒生长的姿态,展现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机。

接着,“中有柴桑令尹家”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暗示着在这片美丽的山水之间,隐藏着一位隐士或文人的居所,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雅致。

“白发几回能载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易老的感慨。白发是时间的见证,每一次饮酒都可能成为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这种淡淡的忧伤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最后一句“春风何处不看花”,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普遍追求和乐观态度。无论是在山林之中,还是在城市的角落,春天的风总能带来生机与希望,让人心情愉悦,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除日寄黟山周尊师

眼有神光射霭山,不须更问列仙班。

道人四海都游遍,只有先生一介闲。

(0)

题王伯畏清心堂

记语简以遒,饶舌泄幽秘。

洗尽阛阓腥,阐此林壑气。

曰予炯灵台,颇已窥彷佛。

声利汹金鼓,耳目易烽燧。

未用死灰渠,我道故自异。

耿耿终莫易,当如浊时水。

浊匪却而澄,浊自靡所寄。

子本不避俗,而俗若子避。

共袖剥啄手,为子成僻邃。

任物解外梏,冥心蕴真诣。

亦不谢尘嚣,亦不胶吾意。

岂但静所守,经世可如是。

(0)

客归二首·其一

绕墙烟树色茏葱,燕入莺过路不通。

客子归来误惊喜,移家别住绿阴中。

(0)

题法海院龙溪亭

微茫云两角,屈曲路一线。

未容快先睹,已叹行百转。

流溪何从来,神物昔尝玩。

舆梁俨坚牢,亭宇复明绚。

岂惟济病涉,更可供息宴。

信哉善知识,作此巧方便。

茂樾两交盖,清风四挥扇。

祇恐境中人,却有桑下恋。

台山不须问,此去直如箭。

何妨酌灵水,一洗眼花眩。

举头未及眸,已知梵王殿。

(0)

豫章驿

豫章门外尽青原,高阁临江喜尚存。

莺舌澜翻嘲鹤静,鸥心恬淡厌蛙喧。

绿波淼淼投书渚,翠竹森森写韵轩。

约客不来人已远,满天风雨又黄昏。

(0)

余将南归燕赵诸公子携妓把酒饯别醉中作把酒听歌行·其二

我把酒,听君歌。

美人娟娟花灼灼,月照金樽光绰约。

有酒有歌君亦愁,把酒听歌君亦乐。

我有鹦鹉杯,君有鸬鹚杓。

一杯一杯复一杯,酒尽还沽共君酌。

我把酒,听君歌。天不荒,地不老,人生百年休草草。

对花对酒且高歌,盖世功名亦枯槁。

满堂金玉守者谁,万事何如酒杯好。

君不见巢父许由空洗耳,伯夷叔齐空饿死。

范蠡扁舟挟西子,五湖风浪兼天起。

又不见相如怀璧空归来,廉颇善饭何壮哉。

谢安携妓入东山,苍生望望霖雨乾。

把酒劝君饮,请君为我歌。

燕昭筑台金满地,郭隗登台多意气。

刘琨梦里起听鸡,班超万里封侯归。

君不见浣花溪头老翁哭,白首为儒守茅屋。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李昴英 蒋春霖 霍韬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