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长门日易昏,不因芳草为销魂。
玉阑干外东风过,吹落罘罳月一痕。
花落长门日易昏,不因芳草为销魂。
玉阑干外东风过,吹落罘罳月一痕。
这首元代诗人陈镒的《古断肠曲》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首句“花落长门日易昏”以花落长门宫的场景起笔,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冷落之地,时光流逝,日色昏暗,寓含了深深的哀愁。"不因芳草为销魂"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即使面对满眼的青草,也无法排解心中的愁绪。
后两句“玉阑干外东风过,吹落罘罳月一痕”则转向景物描写,东风轻轻吹过雕饰精美的玉阑干,连带着将月光吹落,只留下一道微弱的痕迹。这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色的变迁,也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孤寂和生活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情感渲染,展现了主人公断肠般的哀伤与失落。
三五肇人极,圣道何巍巍。
夏殷逮成周,文风渐弘开。
吕政绝天纪,残苛恣雄猜。
万姓坐涂炭,六籍成寒灰。
自谓世无敌,沙丘忽崩摧。
阿房乐未央,长城空怨堆。
人文至今存,狂秦安在哉?
千古骊山下,秽德衔余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