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事》
《书事》全文
宋 / 李流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五十光阴两岁过,头颅閒处自摩挲。

隔篱山影谁招去,满树梅花独占多。

物色年华同我老,蜂情蝶思柰渠何。

少时一剑明秋水,放在尘中久不磨。

(0)
翻译
五十个春秋已逝去,空闲时常常抚摸头颅。
隔着篱笆,山的倒影被谁吸引而去,梅花独自盛开满枝头。
岁月流逝,如同与我一同老去,蜜蜂和蝴蝶的情感又能如何呢?
年轻时的锐利剑光如秋水般明亮,如今却尘封已久,不再磨砺。
注释
光阴:时间。
头颅:头部。
摩挲:抚摸。
隔篱:隔着篱笆。
山影:山的倒影。
招去:吸引。
物色:景色。
年华:岁月。
少时:年轻时。
剑明秋水:剑光如秋水般明亮。
尘中:尘封之中。
磨:磨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才华不被赏识的感慨。"五十光阴两岁过,头颅閒处自摩挲"表达了时间飞逝,年华老去,但自己却还在闲适中寻找着自己的价值。"隔篱山影谁招去,满树梅花独占多"则是说诗人身处的环境中,只有梅花与他为伴,这种情形似乎暗示了一种被冷落的寂寞。而"物色年华同我老,蜂情蝶思柰渠何"更深化了这种感慨,表达了对周围世界变化无常而自己心境依旧的复杂情感。

最后两句"少时一剑明秋水,放在尘中久不磨"则是诗人自比为那把虽然放置尘埃之中,但锋利度却未减的宝剑。这既是对个人才华和抱负的一种隐喻,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个人价值得不到施展而产生的苦恼。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一种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人境遇的哀愁。

作者介绍

李流谦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赠苏四赴安西

苏卿西度漠,征马别踌躇。

汉使长安远,无忘雁足书。

(0)

次韵答丁戊山人武夷见寄二首·其一

去年勾漏始归来,太姥虹桥待尔回。

海送羽车占异气,石藏金匮识仙才。

汞铅几处留丹灶,脯炙何时共酒杯。

莫向岩头吹铁笛,幔亭风急万山哀。

(0)

林维乔携酒邀予过黎氏山楼

谢氏家林宴赏多,况逢宾从有羊何。

思玄客已还山久,问字人多载酒过。

雪后庭阶喧鸟雀,月中簪弁杂烟萝。

登楼更滞风尘日,徙倚那能不醉歌。

(0)

九日泛楼船作军乐

江上重阳霁色鲜,晚携宾从上楼船。

鼓笳月似登楼夜,戈甲秋如下濑年。

沧海东南风九万,浮云西北路三千。

绕歌欲奏从军曲,醉放中流一扣舷。

(0)

留别薛考功仲常

江边驻马路将分,画省清歌不可闻。

南海自怜藜杖客,北山谁勒草堂文。

还家日月瞻丹阙,去国衣裳恋白云。

只恐秋深鸿雁少,天涯空自怅离群。

(0)

海上逢丁戊山人自朗宁至

戎马殊方急,君今何所之。

人群仍纵酒,客路只题诗。

剑倚风尘过,丹成日月迟。

管宁将度海,莫遣世人知。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