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
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
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
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
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寄鄂渚王子文教授》。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手持青藜做成的拐杖,笑容满面地向着传说中的仙境黄鹤城方向远行的情景。这里的“黄鹤城”有出世脱俗之意,也隐含诗人超越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 这两句表达了天气转晴后自然界的和平与生机。战争的气氛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春季的到来以及弦乐的琴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由于长时间的分别,常规的情感表达变得困难重重,这反映出诗人对深厚友情的珍视以及因离别而生的复杂情绪。
"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独白,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土、对朋友的无尽思念。而“江长秋月明”则更添了一层淡淡的忧愁和孤寂感,这里的“江”象征着隔绝与流逝,而清晰的秋夜月色,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游子对故乡和精神寄托的无限眷恋。
九日红茱紫菊催,相携缓步上飞来。
酒酣便有龙山趣,不用重寻戏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