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鄂渚王子文教授》
《寄鄂渚王子文教授》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

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

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0)
翻译
他笑着手持青藜杖,踏上前往黄鹤城的旅程。
雨洗去了战争的气息,春天带来了读书的声音。
我们虽未曾约定,但长久的分别让人难以启齿。
向东望去,思绪飘渺,长江边秋月明亮。
注释
笑:微笑。
青藜杖:古代学士常用的手杖,象征学问。
黄鹤城:武汉的别称,因古有黄鹤楼而得名。
战伐气:战争的紧张气氛。
弦诵声:读书声,代指学术氛围。
从未:从来没有。
难为情:难以表达情感。
渺渺:形容思绪飘忽不定。
秋月明:秋天的月光明亮,寓意思乡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寄鄂渚王子文教授》。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游子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句。

"笑把青藜杖,远游黄鹤城。"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手持青藜做成的拐杖,笑容满面地向着传说中的仙境黄鹤城方向远行的情景。这里的“黄鹤城”有出世脱俗之意,也隐含诗人超越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雨消战伐气,春生弦诵声。" 这两句表达了天气转晴后自然界的和平与生机。战争的气氛已经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春季的到来以及弦乐的琴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相从未有约,久别难为情。"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由于长时间的分别,常规的情感表达变得困难重重,这反映出诗人对深厚友情的珍视以及因离别而生的复杂情绪。

"东望思渺渺,江长秋月明。"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独白,将目光投向遥远的东方,心中充满了对故土、对朋友的无尽思念。而“江长秋月明”则更添了一层淡淡的忧愁和孤寂感,这里的“江”象征着隔绝与流逝,而清晰的秋夜月色,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照。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游子对故乡和精神寄托的无限眷恋。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亦好园初春次韵·其一

梅开群玉府,柳试缕金衣。

过腊山逾瘦,迎风水渐肥。

(0)

北山登高

九日红茱紫菊催,相携缓步上飞来。

酒酣便有龙山趣,不用重寻戏马台。

(0)

宿镇江丹阳馆

暂泊喜天晴,丹阳住晚程。

半窗留月色,隔岸送钟声。

江绕金山寺,云生铁瓮城。

片帆催早发,莫待暗潮平。

(0)

四山任鼓院

曾向西风把别杯,知君黄色上眉催。

浙江莫道音书隔,一日潮声两度来。

(0)

赠桂琴隐先生

五载飞鹰迅,孤踪病马羁。

望东尝把酒,倾盖便论诗。

玉在山俱润,泉寒练正垂。

二雏方刷翼,行矣陟天池。

(0)

句·其二

私意苟未克,放心何由驯。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