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残春遣兴》
《残春遣兴》全文
唐 / 高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画舸轻桡柳色新,摩诃池上醉青春。

不辞不为青春醉,只恐莺花也怪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ánchūnqiǎnxīng
táng / gāopián

huàqīngráoliǔxīnchíshàngzuìqīngchūn

wèiqīngchūnzuìzhīkǒngyīnghuāguàirén

翻译
画舫轻轻摇曳在新绿的柳色中,摩诃池边沉醉于美好的春光。
我无怨无悔为这春天的美景而沉醉,只是担心连莺花也会觉得我过于痴醉。
注释
画舸:装饰华丽的小船。
轻桡:轻轻摇动船桨。
柳色新:新抽的嫩柳叶。
摩诃池:大型的池塘或湖泊。
醉青春:沉醉于青春的美丽。
不辞:不顾一切。
为:为了。
莺花:莺鸟和花朵,代指春天景色。
怪人:责怪人(此处可能指自己对美景过度沉醉被视作怪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青春时光的珍惜和无奈的情感。首句“画舸轻桡柳色新”中的“画舸”,即装饰华丽的小船,象征着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轻桨”则表现了划水的悠然情境;而“柳色新”则是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通过这三者相互映衬,展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享受和感受。

接着,“摩诃池上醉青春”,“摩诃池”可能是一处风景名胜之地,诗人在这里沉浸于酒精与青春之中。这个画面传达了一种放纵自我的生活态度,同时也透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无奈。

第三句“不辞不为青春醉”,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青春时光的珍视,宁愿沉浸在醉生梦死中,也不愿意错过这宝贵的岁月。这里的“不辞不为”表达了一种决绝的情感态度。

最后一句“只恐莺花也怪人”,则是在担忧,即使是花草之间,可能也会因为诗人的自我沉醉而对他产生误解或责难。这里的“莺花”通常指的是小鸟,而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朋友或知己,“怪人”则表达了对外界可能的看法和评价的担忧。

整首诗通过对青春时光的描写和对其易逝的无奈感,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高骈

高骈
朝代:唐   字:千里   籍贯:幽州(今北京西南)   生辰: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晚唐诗人、名将、军事家,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练时日

练时日,侯有望。焫膋萧,延四方。九重开,灵之斿。

垂惠恩,鸿祜休。灵之车,结玄云。驾飞龙,羽旄纷。

灵之下,若风马。左仓龙,右白虎。灵之来,神哉沛。

先以雨,般裔裔。灵之至,庆阴阴。相放?,震澹心。

灵已坐,五音饬。虞至旦,承灵亿。牲茧栗,粢盛香。

尊桂酒,宾八乡。灵安留,吟青黄。遍观此,眺瑶堂。

众嫭并,绰奇丽。颜如荼,兆逐靡。被华文,侧雾縠。

曳阿锡,佩珠玉。侠嘉夜,茝兰芳。澹容与,献嘉觞。

(0)

寒食雨二首·其二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0)

水龙吟

腰刀首帕从军,戍楼独倚间凝眺。中原气象,狐居兔穴,暮烟残照。投笔书怀,枕戈待旦,陇西年少。欢光阴掣电,易生髀肉,不如易腔改调。

世变沧海成田,奈群生、几番惊扰。干戈烂漫,无时休息,凭谁驱扫。眼底山河,胸中事业,一声长啸。太平时、相将近也,稳稳百年燕赵。

(0)

灵隐寺山门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0)

择友

兽中有人性,形异遭人隔。

人中有兽心,几人能真识。

古人形似兽,皆有大圣德。

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

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

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若是效真人,坚心如铁石。

不谄亦不欺,不奢复不溺。

面无吝色容,心无诈忧惕。

君子大道人,朝夕恒的的。

(0)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