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倚朱栏看翠涛。压金鳌。层楼十二薄璇霄。
好抽毫。与物皆春民共乐,舞韶箫。
宇宙泰和一人德,地天爻。
镇倚朱栏看翠涛。压金鳌。层楼十二薄璇霄。
好抽毫。与物皆春民共乐,舞韶箫。
宇宙泰和一人德,地天爻。
此诗描绘了避暑山庄内云帆月舫的壮丽景象,充满了皇家气派与和谐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与自然风光的融合之美。
"镇倚朱栏看翠涛",开篇即以“朱栏”与“翠涛”形成鲜明对比,朱栏代表人工雕琢的精致与庄严,翠涛则象征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两者相映成趣,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意境。
"压金鳌。层楼十二薄璇霄",进一步描绘了建筑的高耸与壮观。金鳌作为古代神话中的神兽,此处借指楼阁之高,仿佛要触及天空,十二层的楼阁层层叠叠,直插云霄,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势。
"好抽毫。与物皆春民共乐,舞韶箫",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创作的热爱与对民众生活的关怀。"抽毫"意味着提笔作画或写作,"与物皆春"则寓意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民共乐"体现了对人民幸福的向往,"舞韶箫"则通过音乐舞蹈的形式,展现了人们在和谐社会中的欢愉生活。
"宇宙泰和一人德,地天爻",最后两句升华了主题,将个人的品德与整个宇宙的和谐统一起来,强调了君主的道德修养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性。"泰和"意味着大同与和平,"地天爻"则可能暗含了天地人三才之道,强调了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避暑山庄云帆月舫的美景,更深层次地表达了对和谐社会、君主德行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