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退朝见越山二首·其二》
《退朝见越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接武鸳鸾缀近班,愧无谋略济时艰。

打包结伴寻芳去,相对僧窗一味闲。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退朝后的心情与所见之景。首句“接武鸳鸾缀近班”,以“鸳鸾”比喻朝中官员,形象地描述了他们排列整齐、有序入朝的情景,体现了官场的秩序与和谐。然而,“愧无谋略济时艰”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在处理国家大事上的自谦与反省,表达了他对于未能为国家解决困难感到内疚和自责。

接下来的“打包结伴寻芳去”,则展现了诗人退朝后的放松与寻求自然之美的愿望。他与同伴一起离开繁忙的官场,前往寻找春花烂漫之处,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自然的宁静。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希望通过亲近自然来暂时忘却政治的烦恼与压力。

最后一句“相对僧窗一味闲”,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与僧侣相对而坐,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悠闲。这里的“僧窗”不仅指具体的窗户,更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超脱。通过与僧侣的交流或独自静思,诗人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体验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忙碌的政务中抽身,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之美的过程。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变化,也蕴含了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社会环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普遍人性。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渔舟

出郭尽渔家,家家飞楝花。

溪鲭酣涨水,村罟上浮槎。

近墅戎戎乱,冲波片片斜。

予非羡鱼者,相伴立平沙。

(0)

秋千行顾园作

东风桃李斗芳辰,城边陌上啼莺新。

当窗美人罢针线,并结秋千招比亲。

百尺长绳挂香雾,结束衫裙学仙举。

一回蹴踏一回高,渐绝飞尘逼清宇。

幼女十五才出闺,举步娇羞花下迷。

自矜节柔绝轻趫,不倩人扶独上梯。

春意撩人重离析,每出邀欢不知夕。

柳暗沙昏未肯归,汗湿鲛绡不爱惜。

此戏曾看北地多,三三五五聚村娥。

笑声远出垂杨里,倦游归客意如何。

今日江南初见此,丽人如花映瑶水。

金饰丹题彩作绳,宜在君家院墙里。

(0)

越女辞

盈盈越川女,川上采莲花。

花深隐红妆,轻风吹臂纱。

花叶纠零乱,隔浦弄明霞。

日暮独归去,云门是妾家。

(0)

有所思行

怅忆山中暮,佳期渺未归。

蘼芜含露叶,杨柳乱烟晖。

离瑟开尘匣,余香卷夜衣。

愁心不及鸟,犹逐白云飞。

(0)

送徐行父少参赴关内

咸阳天下险,洛邑天下中,潼关睥睨周西东。

君自三川历三辅,分陕经营王命同。

登车慷慨千人雄,矫若八翼凌苍穹。

左冯翊,右扶风,汉阙秦畿指顾通。

为将匣里双龙剑,掷作天边二华峰。

(0)

晚归田庐

纡曲春山路,行来日已昏。

萧然茅宇内,不尽白云屯。

犬吠初生月,人归半掩门。

一杯灯影下,幽思共谁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