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侍母氏饮有怀二兄偶阅二苏是日高安唱和慨然用韵》
《端午侍母氏饮有怀二兄偶阅二苏是日高安唱和慨然用韵》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簿书束缚人,挥汗日亭午。

平生世念薄,问子何自苦。

佳辰相寻过,乐事稀可数。

拨置为亲寿,菖花糁盘黍。

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

独嗟我常棣,不得同笑语。

杨梅应正熟,筀笋堪自煮。

对床负归约,枕流惭乃祖。

会当誓丘墓,畏出如畏虎。

莫作两苏公,空言终龃龉。

(0)
翻译
文书工作束缚我,每天中午满身大汗。
一生世间的忧虑少,你为何这样自找苦吃。
美好的日子互相探访,快乐的事情太少难以列举。
为了亲人庆生,菖蒲花撒在饭上。
欢声笑语中记住时节,这里的风俗源自荆楚。
独自感叹我们兄弟情深,不能共享欢乐时光。
杨梅应当正熟,嫩笋可以自烹。
违背了与友人共度夜晚的约定,愧对先人的教诲。
我发誓要守墓尽孝,畏惧外出如同畏惧猛虎。
不要做像苏轼、苏辙那样的空谈者,只会言语不合,产生矛盾。
注释
簿书:文书工作。
束缚:限制。
挥汗:出汗。
亭午:正午。
世念:世俗忧虑。
何自苦:为何自找苦吃。
佳辰:好时光。
稀可数:很少。
菖花:菖蒲花。
糁盘黍:撒在饭上。
风俗:地方习俗。
荆楚:古代地区名。
常棣:兄弟关系。
笑语:欢笑。
杨梅:水果。
筀笋:嫩竹笋。
归约:归家约定。
枕流:枕着流水。
惭乃祖:愧对祖先。
誓丘墓:发誓守墓。
畏出:畏惧外出。
两苏公:指苏轼、苏辙。
空言:空谈。
龃龉:不合。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亲情的渴望。开篇“簿书束缚人,挥汗日亭午”描绘出忙碌生活中人们被琐事所困的状态,以及诗人在炎热的午后勤劳工作的情景。

接着“平生世念薄,问子何自苦”表达了诗人对亲情淡薄的感慨,并询问儿女为何要自寻烦恼。这两句传递出一种生活中的无奈和对亲情温暖的渴望。

“佳辰相寻过,乐事稀可数”则是诗人回忆与亲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些快乐的时刻在记忆中变得难以重复。紧接着“拨置为亲寿,菖蒲糁盘黍”显示了诗人对长辈健康长寿的祝愿,以及通过简单的食物来表达对亲情的珍视。

“欢言记时节,风俗自荆楚”中,诗人提到将快乐的话语与特定的时间联系起来,同时也反映出当地的风俗习惯。而“我常棣,不得同笑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与亲人共享欢笑时光的哀伤。

“杨梅应正熟,筀笋堪自煮”这两句描绘出季节更迭中水果成熟的景象,以及通过烹饪食物来表达对亲情的关怀。紧接着“对床负归约,枕流惭乃祖”则是诗人在旅途中思念家乡,抱着行囊回想先祖的教诲。

“会当誓丘墓,畏出如畏虎”表达了诗人对先人的尊重和承诺,以及对外界变化的警惕。最后,“莫作两苏公,空言终龃龉”则是诗人提醒自己不要像历史上的某些人物那样,只是一味空谈而无实际行动。

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深厚感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的平凡乐趣的珍视。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题刘寺僧房

曾醉山间金叵罗,山应识我我怀它。

顿添花竹明松桧,依旧菰蒲暗芰荷。

试问锦屏无恙否,向来梅树已无多。

未须看遍新亭榭,胜日重来一一过。

(0)

谢潭帅余处恭左相遣骑惠书送酒三首·其三

相思命驾竟成休,投老寒盟岂自由。

雪后风涛难访戴,山间生死总依刘。

烦公赤手回青昊,容我清溪弄白鸥。

稚子尚堪驱使在,门阑桃李未应秋。

(0)

朝饭罢登净远亭

近水孤亭迥,萦城一径斜。

霜林乌鹊国,冰岸鹭鸶家。

殊觉冬曦暖,还拈小扇遮。

传呼惠山水,来瀹建溪茶。

(0)

寄谢蜀帅袁起岩尚书阁学寄赠药物二首·其二

抛官归隐七经年,睡杀山云笑杀天。

剩雨残风黄帽底,颠诗中酒白鸥前。

少年行路今已矣,厚禄故人书寂然。

只有锦城袁阁学,寄诗赠药意悁悁。

(0)

宿龙回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官收米,精于玉绝瑕。

四山云又合,奈尔老农家。

(0)

夏夜露坐二首·其二

山翠都成黑,天黄忽复青。

月肥过半璧,云瘦不遮星。

瓦鼓三四只,村酤一两瓶。

人皆笑我醉,我独笑渠醒。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