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陈绪。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
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试目极、冲寒断羽。
风霜回换成今古。
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
僧舍半日偷閒,香残荈冷,问谁糕字同赋。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渺城角、炊烟似缕。
斜阳车马荒陂去。
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
倦游陈绪。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
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试目极、冲寒断羽。
风霜回换成今古。
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
僧舍半日偷閒,香残荈冷,问谁糕字同赋。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渺城角、炊烟似缕。
斜阳车马荒陂去。
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倦游陈绪”便透露出一种疲惫与厌倦的情绪,接着“惊衰鬓、萧辰来抚秋树”,以秋树的凋零象征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年华已逝的现实。诗人通过“有情山色尚窥廊,遥翠晴如雨”这一句,赋予自然以情感,山色仿佛有意地窥视着廊下,晴空中的翠绿如同细雨般轻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试目极、冲寒断羽。风霜回换成今古。”诗人站在寒风中,目光远眺,寒风中鸟儿断翅,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挫折的隐喻。接下来,“笑袖上黄尘,涴到酒痕深,黯淡不分缁素。”诗人以袖拂过黄尘,酒痕加深,颜色黯淡,无法分辨黑白色彩,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每怜儿女解沧桑,事往鹃魂语。”诗人怜惜儿女能理解世事的变迁,感叹往事如杜鹃啼血般悲凉。最后,“渺城角、炊烟似缕。斜阳车马荒陂去。”城角炊烟稀疏,夕阳下马车渐行渐远,荒芜的田埂上,充满了离别与落寞的意味。全诗在“更万芦,萧萧外,泪滴新亭,倚阑高处。”一句中达到高潮,诗人独自倚靠栏杆,面对萧瑟的芦苇,泪水滴落在新亭之上,表达了深深的孤独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纳。
沟渎嗟寻常,固为吞舟厄。
风无九万里,焉载垂天翼。
老人卧箕颍,初非厌簪绂。
时哉莫吾容,道大俗隘迫。
虎兕歌旷野,鸾凤栖枳棘。
苍生谩怅望,吾道何欣戚。
卜筑殆将隐,门无翟公客。
高踪蹑巢由,援手谢卨稷。
我观造物意,申甫为时出。
未应兹伟人,独不裨衮职。
功名世所趋,富贵亦过隙。
岂知难老福,天以寿有德。
亭亭南涧松,不羡栋梁索。
方兹阅寒暑,宁欲顾匠石。
世间出世间,此得无两得。
回首承明庐,摩挲看铜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