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公金母自神灵,辟谷延年浪有名。
任是炼教形似鹤,也须随化入冥冥。
木公金母自神灵,辟谷延年浪有名。
任是炼教形似鹤,也须随化入冥冥。
这首诗《偶咏》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想象,探讨了关于长生不老与修炼的哲学思考。
首句“木公金母自神灵”,开篇即以“木公”和“金母”为引,这两个神话中的角色象征着长寿与永恒,暗示着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信仰。然而,接下来的“辟谷延年浪有名”一句,却以一种讽刺的口吻,指出这种追求往往徒有虚名,并非真正可行之道。辟谷,即断食或仅食素,被认为能延年益寿,但诗中将其称为“浪有名”,意在质疑其实际效果,强调这种方法可能只是空谈。
“任是炼教形似鹤”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提到的“炼教”指的是修炼、修炼之术,而“形似鹤”则形象地描绘了修炼者追求的外在形象——如同仙鹤般脱俗超凡。然而,即便修炼者的身体形态变得如鹤般高洁,诗中仍以“也须随化入冥冥”收尾,表达了即使修炼者达到了看似超凡脱俗的状态,最终也难逃自然规律的束缚,归于无形。这句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揭示了生命与存在的终极命题,即无论个体如何努力追求超越,终将回归宇宙的本源,融入自然的循环之中。
综上所述,《偶咏》不仅是一首对长生不老与修炼的哲学反思,更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它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对人生、自然与宇宙关系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艺术才华。
沙沟紫气如陇云,泾城冬律变阳春。
天工为国巧谋帅,生此摽摽七尺人。
坐挥白羽历三纪,胡儿奔迸尘头起。
缓驱小队来汉中,甲光冷射清江水。
金炉著火焚宝香,愿公寿考仍康强。
门外祝公更多有,军民十万指中梁。
卷帘翠湿,过几阵残寒,几番风雨。问春住否。
但匆匆暗里,换将花去。乱碧迷人,总是江南旧树。
谩凝伫。念昔日采香,今更何许。芳径携酒处。
又荫得青青,嫩苔无数。故林晚步。
想参差渐满,野塘山路。倦枕闲床,正好微曛院宇。
送凄楚。怕凉声、又催秋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