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行青凤,婵娟集玉楼。
世人宁解睹,天意漫阴秋。
云逼初光布,星随满夜收。
开晴即是月,但遣一尊留。
碧桂行青凤,婵娟集玉楼。
世人宁解睹,天意漫阴秋。
云逼初光布,星随满夜收。
开晴即是月,但遣一尊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癸未中秋不月》,描绘了中秋之夜月亮未现的景象。"碧桂行青凤"以瑰丽的意象比喻月亮如凤凰般在碧玉般的夜空中穿梭,"婵娟集玉楼"则形容月色皎洁,仿佛仙子聚集于华丽的楼阁。然而,"世人宁解睹"暗示了人们对于中秋无月的不解和遗憾,"天意漫阴秋"则流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无奈,暗指天公不作美。
"云逼初光布"描绘了乌云遮蔽月光的情景,"星随满夜收"则写出星星在满月未出时依然闪烁,形成对比。最后两句"开晴即是月,但遣一尊留"表达了诗人期待月出的期盼,以及借酒消愁,暂且借酒留住中秋佳节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中秋节无月的独特感受,寓含了对人世无常和自然之美的感慨。
仙宫雾雨春冥冥,电影欲掣雷车轰。
真武真人玉蕤缨,空中丹剑铿有声。
手绾神图《太乙经》,摄御百怪袪三彭。
空山枸杞夜吠鸣,不但河车之紫英。
我来均口眺峥嵘,三十六岩青绕城。
望不能至心叹惊,少时学道已粗成。
偶然积梦通广庭,群官召草新宫铭。
绮语未尽千劫更,忽忽一堕随飞星。
试将尺宅理榛荆,伐毛一洗凡骨腥。
问神何由息我黥,举酒一酹青山青。
日日看山行,山亦日日变。
就中数清远,造物工锻炼。
危崖势欲合,巨灵擘两片。
凿开混沌天,中通江一线。
泉多伏莽飞,石半临江断。
云截峰腰齐,雨洗岩容换。
木客解吟诗,枫人尽目悍。
树根长于蛇,入壁忽不见。
但闻隔涧中,时有猿相唤。
所见旋即忘,究竟空健羡。
不如坐孤舟,读尽书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