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避寇鼓山·其四》
《避寇鼓山·其四》全文
清 / 卓梦采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世途多棘刺,吾欲向谁亲。

高卧为长策,孤栖是逸民。

洞虚花写影,树静月窥人。

趺坐如禅相,爨虚未我贫。

食鱼羞看铗,漉酒好将巾。

始觉书生拙,空怀百战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世道艰难,选择隐居避世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隐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首联“世途多棘刺,吾欲向谁亲”,开篇即点明了社会环境的险恶,诗人内心对世事的无奈与困惑。他想要寻求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或事物,但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这样的寻找变得异常艰难。

颔联“高卧为长策,孤栖是逸民”,表达了诗人选择隐居避世作为应对世事的一种策略。他愿意独自一人生活,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士生活,这既是他的选择,也是他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颈联“洞虚花写影,树静月窥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映射诗人的内心世界。洞虚的花朵仿佛在描绘着诗人的影子,而静谧的树木则像是在窥视着诗人的存在。这些意象不仅富有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自我反思。

尾联“趺坐如禅相,爨虚未我贫”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他以禅定的姿态坐着,仿佛与世隔绝,心灵得到了净化。即使在简陋的生活中,他也没有感到贫困,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淡泊和内心的富足。

接下来的两联“食鱼羞看铗,漉酒好将巾”,描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日常。他以吃鱼为乐,不为外物所动;在饮酒时,喜欢用头巾擦拭酒杯,这种细节描写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自在。

最后,“始觉书生拙,空怀百战身”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他意识到作为一个书生,自己可能并不擅长处理世间的事务,但内心却渴望着能够像经历过无数战斗的勇士一样,拥有坚定的意志和勇气。这种矛盾的情感,既是对自身局限性的认识,也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复杂社会环境时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寻求精神寄托与自我实现过程中的思考与挣扎。

作者介绍

卓梦采
朝代:清   字:狷夫   籍贯:凤山   生辰:1721

卓梦采,字狷夫,凤山人。庠生。性孝友,方正自持,精医济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朱一贵陷县治,慕卓氏之名,致之再三,坚辞不肯赴。挈家遁鼓山匝月,吟咏自娱,且散家赀给戚族里邻,以资口粮。知县陈志泰高其行谊,赠「儒林芳标」匾额。享年八十。子肇昌,领乡荐;孙列胶庠
猜你喜欢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罱

烟雨晚来好,东塘下罱去。
网小正星□,舟轻欲腾翥。
谁知荇深后,恰值鱼多处。
浦口更有人,停桡一延伫。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筒

笼籦截数尺,标置能幽绝。
从浮笠泽烟,任卧桐江月。
丝随碧波漫,饵逐清滩发。
好是趁筒时,秋声正清越。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药鱼

吾无竭泽心,何用药鱼药。
见说放溪上,点点波光恶。
食时竞夷犹,死者争纷泊。
何必重伤鱼,毒泾犹可作。

(0)

茶中杂咏·茶笋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岩洞。
寒恐结红铅,暖疑销紫汞。
圆如玉轴光,脆似琼英冻。
每为遇之疏,南山挂幽梦。

(0)

奉和鲁望渔具十五咏·钓车

得乐湖海志,不厌华輈小。
月中抛一声,惊起滩上鸟。
心将潭底测,手把波文袅。
何处觅奔车,平波今渺渺。

(0)

茶中杂咏·茶焙

凿彼碧岩下,恰应深二尺。
泥易带云根,烧难碍石脉。
初能燥金饼,渐见干琼液。
九里共杉林,相望在山侧。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