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熏笼,旧游谁是关情处。
霜清月午,香雪孤山路。春到吴阊,却被东风误。
纱窗暮,收灯院宇。拥髻潇潇雨。
独倚熏笼,旧游谁是关情处。
霜清月午,香雪孤山路。春到吴阊,却被东风误。
纱窗暮,收灯院宇。拥髻潇潇雨。
这首词由清代女词人徐映玉所作,名为《点绛唇·上元后一日》,描绘了上元节过后的一日,词人独自倚在熏笼旁,回忆往昔,心中满是哀愁与孤独。
词中以“独倚熏笼”开篇,渲染出一种孤寂的氛围。熏笼本是温暖的象征,但在词人的笔下,却成了孤独的寄托,暗示着她内心的寂寞与冷清。接下来,“旧游谁是关情处”,表达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失去那份情感联系的无奈和哀伤。
“霜清月午,香雪孤山路”两句,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情感。霜清月午,夜晚的宁静与寒冷,香雪孤山路,则是空旷与孤独的象征,这些景象都加深了词人内心的感受,使得她的孤独感更加鲜明。
“春到吴阊,却被东风误”一句,转折中透露出一丝希望与失望并存的情绪。春天的到来,本应是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季节,但词人却说被“东风误”,似乎预示着美好的事物并未如愿以偿,反而带来了某种遗憾或失落。
最后,“纱窗暮,收灯院宇。拥髻潇潇雨”将词人的思绪推向了更深的孤独与哀愁之中。暮色降临,灯火熄灭,院落寂静,风雨潇潇,这一切都与词人的心境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在上元节后的一日里,面对孤独与回忆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一丝期待。
司马虽然听晓钟,尚犹高枕恣疏慵。
请诗僧过三门水,卖药人归五老峰。
移舫绿阴深处息,登楼凉夜此时逢。
杜陵惆怅临相饯,未寝月前多屐踪。
家楚婿于秦,携妻去养亲。
陆行千里外,风卷一帆新。
夜泊疏山雨,秋吟捣药轮。
芜城登眺作,才动广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