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风绿草凤台新,金爵浮光射宝轮。
云敛三山澄海气,日华双阙起江春。
衣裳初识龙文阔,导唱遥欣黼座亲。
还使故园归兴尽,鸣珂长日惜芳尘。
暄风绿草凤台新,金爵浮光射宝轮。
云敛三山澄海气,日华双阙起江春。
衣裳初识龙文阔,导唱遥欣黼座亲。
还使故园归兴尽,鸣珂长日惜芳尘。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文学家王夫之所作,题为《仿昭代诸家体三十八首·七·刘典签炳·早朝》。诗人以早朝为题材,通过对春天早晨宫廷景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庄重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首句“暄风绿草凤台新”,通过温暖的春风和新生的绿草,烘托出宫殿的清新与活力。"金爵浮光射宝轮",形象地描绘了金杯中的酒液在阳光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映照着华丽的车轮,显现出皇家的富丽堂皇。
接下来,“云敛三山澄海气,日华双阙起江春”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云彩聚集,海气澄清,阳光洒在宫殿的双阙上,给江面带来春意,营造出宏大而祥瑞的画面。
“衣裳初识龙文阔,导唱遥欣黼座亲”一句,通过衣饰上的龙纹和远处对皇帝座位的敬仰,表达了对君主的尊崇和对朝廷礼仪的赞美。
最后,“还使故园归兴尽,鸣珂长日惜芳尘”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繁华的宫廷,但仍然怀念故乡,对时光流逝和尘世繁华感到惋惜,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早朝的壮观场景,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王夫之独特的艺术风格。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