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忆汤师役梦魂,醉吟想在落花村。
背尘事见寻常说,出格诗曾子细论。
书信寄凭虽有路,笑谈重约恨无门。
今来鬓雪应多也,莫惜频频近酒樽。
几忆汤师役梦魂,醉吟想在落花村。
背尘事见寻常说,出格诗曾子细论。
书信寄凭虽有路,笑谈重约恨无门。
今来鬓雪应多也,莫惜频频近酒樽。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洎所作,名为《纪赠宣义大师梦英》。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宣义大师深厚的情谊和不舍昼夜的思念之情。
"几忆汤师役梦魂" 一句,以“汤”字代指宣义大师,意味着诗人在梦中反复想起这位朋友。这里的“役梦魂”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友人的牵挂和思念。
接下来的"醉吟想在落花村"则描绘了一种恍惚间,仿佛自己也身处那风景如画的落花之地,与宣义大师一同沉浸于诗酒之中。
"背尘事见寻常说" 和 "出格诗曾子细论" 两句,表明诗人在日常谈话和诗歌创作上都能感受到宣义大师的影响和指导,这位大师如同诗人的精神导师一般。
"书信寄凭虽有路" 一句透露了诗人与宣义大师之间虽然有书信往来,但仍然感到离别之痛。紧接着的是 "笑谈重约恨无门",表达了即便是偶尔的欢聚和约定,也无法弥补彼此相隔的遗憾。
最后两句 "今来鬓雪应多也,莫惜频频近酒樽" 则是一种对友情的珍视与自我安慰。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既然时光流逝、头发渐白,也不必过于吝啬自己的感情,应该多些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就像频频举杯饮酒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宣义大师梦境般的思念,以及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友情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我闻泰山松,秀与泰山俪。
几经盘错功,一旦风云际。
亦有祖龙子,登山暂幽憩。
锡尔大夫封,一览众木细。
嗟尔十八公,拔地生阶砌。
及身无五尺,乃为乱草蔽!
共见草敷荣,谁识松淹滞?
达人观物理,草木有兴替。
易荣者易萎,不萎者有济。
秋来金气肃,冬至霜雪厉。
翳彼蒙茸草,转瞬蜉蝣毙。
孤松自矫矫,后彫历寒岁。
始看捧日心,渐拓凌云势。
任尔施茑萝,岂忧缠薜荔!
终古垂清阴,重重荫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