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答泰州曾侍郎》
《寄答泰州曾侍郎》全文
宋 / 陈师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千里驰诗慰别离,诗来吟咏转悲思。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

生理只今那得说,交情从昔见于斯。

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tàizhōucéngshìláng
sòng / chénshīdào

qiānchíshīwèibiéshīláiyínyǒngzhuǎnbēi

jìngzhōngshìyōngfēilínxiàxiāngcónghuìyǒushí

shēngzhījīnshuōjiāoqíngcóngjiàn

hánháoxiàháixiū怀huáibàoyóuzhī

翻译
用千里传诗来安慰离别之情,读诗时情感愈发悲伤。
在宁静中寻找乐趣并非长久之计,或许将来有一天能在树林中相聚。
如今生活琐事繁多,无法详谈,但友情自古以来就在这里体现。
提笔欲写却又放下,心中的情感如何能完全表达出来。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驰诗:快速传递诗歌。
别离:离别。
悲思:悲伤的情绪。
静中:在宁静的时候。
庸非计:并非长久之策。
林下:指隐居或清闲之地。
相从:相互陪伴。
生理:日常生活琐事。
那得说:无法详细述说。
交情:友情。
见于斯:体现在这里。
含毫:拿着笔。
休去:停下。
怀抱:内心的情感。
何由:如何能够。
细知:详细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的《寄答泰州曾侍郎》,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曾侍郎之间的深厚友情和因别离而产生的悲思。首句“千里驰诗慰别离”描绘了诗人通过长途寄诗的方式,试图缓解与友人的离别之痛,体现了友情的珍贵。第二句“诗来吟咏转悲思”则进一步表达了读到对方诗作后,诗人的情绪更加深沉。

“静中取适庸非计,林下相从会有时”意味着在平静的生活中寻求安慰并非长久之计,但期待着未来能有机会再次相聚,共享林下时光。接下来,“生理只今那得说”暗示了诗人当前生活的艰难,使得谈论个人生计显得不合时宜。

“交情从昔见于斯”强调了友情自古以来就体现在这样的诗篇往来之中,情感真挚。最后两句“含毫欲下还休去,怀抱何由得细知”,诗人拿起笔又放下,表达了对内心复杂情感的难以言表,以及对彼此深厚感情的理解难以言传。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未来的期盼。

作者介绍

陈师道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次临封八景韵二首·其二西山晴雪

昨日六花凝作冰,今朝四望遍销零。

曦和东禦绿螭驾,织女西牵素锦屏。

霁色讶闻檐溜响,寒威快睹槛松青。

王公自是神仙态,披氅曾登海上亭。

(0)

和徐巨源汉宫春晓赋

紫燕黄鹂满殿头,苑边垂柳晓风柔。

宫人倚槛才梳洗,攀落桃花出御沟。

(0)

谢伯子为长公奕修纳妇即赴郧阳任诗以送之

凤楼宵映谢毛丰,凫舄朝飞叶县风。

为邑却应如好妇,高堂难得似痴翁。

郧阳易建汾阳业,棠树何殊宝树丛。

此去只须勤报国,膝边人与子仪同。

(0)

腊月十八日登泰山绝顶作

玉册金函识古初,丹霄黄道永峨峨。

吹嘘日月摇东海,吐纳昆崙接大河。

青帝驾临佳气动,素王居近矞云多。

怜予正在吴门至,试望还谁疋练过。

(0)

吴静腑席上偕侯赤社晤方尔止

烽火徵兵望将旗,可怜吾党但论时。

满堂客为侯生赞,五字城凭方叔师。

酒半断桥携烛至,雪中枯柳认舟移。

娇歌妙舞江南乐,只是闻鸡醉复悲。

(0)

赠张受先

昔始载铅椠,上国欣翱翔。

冰泮雪既消,朱葩迎鼌阳。

文心与云集,道翮谁翰张。

之子应运作,百和先一倡。

攀飞操威凤,辟邪属神羊。

流俗亦起顽,圣人思见刚。

矧予托交早,既觏靡愆忘。

永矢奉良规,济津是为梁。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