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
早起却怜春已去,閒来自觉日偏长。
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
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
梅梢细听潇潇雨,草色行吟浅浅塘。
尽有蓬门堪问字,更无胜地可寻芳。
诗从得句吟偏苦,鬓到中年觉渐苍。
赢得芸编频课子,官贫方免此身忙。
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
早起却怜春已去,閒来自觉日偏长。
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
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
梅梢细听潇潇雨,草色行吟浅浅塘。
尽有蓬门堪问字,更无胜地可寻芳。
诗从得句吟偏苦,鬓到中年觉渐苍。
赢得芸编频课子,官贫方免此身忙。
这首明代陈良贵所作的《夏日即事》诗,描绘了夏日午后诗人独处静室,感受自然与内心情感交织的场景。
首联“青毡坐对此虚堂,惟有荷风过短墙”,以“青毡”点出居所的朴素雅致,“虚堂”则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寂的氛围。荷风轻拂,不仅带来了夏日的一丝凉意,也触动了诗人的心绪,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生机与宁静。
颔联“早起却怜春已去,闲来自觉日偏长”,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春天的离去让诗人感到惋惜,而夏日的悠长则让他在闲适中体会到时间的缓慢流动,这种对比中蕴含着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颈联“绿迷隋苑颦杨柳,红褪唐宫怨海棠”,通过“隋苑”、“唐宫”的典故,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情感巧妙融合。杨柳的低垂仿佛是古人哀愁的象征,海棠的褪色则暗示了繁华后的落寞,诗人借此抒发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尾联“光景如流寒又燠,天时未定雨违旸”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悟。寒暑交替,风雨不定,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知性,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接下来的“梅梢细听潇潇雨,草色行吟浅浅塘”,则是诗人细腻观察自然之美的体现。梅雨季节的细雨声,草色中的浅塘,都是夏日特有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细节的捕捉,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热爱。
最后,“尽有蓬门堪问字,更无胜地可寻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即使身处简陋的居所,也能通过读书来丰富心灵;而“更无胜地可寻芳”则可能暗含了对现实环境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等多个层面的感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天上归来别有春,渊明松菊季鹰莼。
孔门华胄三千列,圣代名卿第一人。
谊行远增乡国重,清风宁虑子孙贫。
卜邻记我当年事,话旧何时笑语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