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颜乐许谁寻,亭址依然废井阴。
看尽浮云无一片,只留明月在中心。
千秋颜乐许谁寻,亭址依然废井阴。
看尽浮云无一片,只留明月在中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颜乐亭的废井和天空中的明月,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首句“千秋颜乐许谁寻”,以疑问的语气提出,仿佛在问世间有多少人能寻得这份长久的快乐,引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接着,“亭址依然废井阴”描述了颜乐亭遗址上废弃的水井,暗含着历史的痕迹与变迁,让人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看尽浮云无一片”一句,诗人以“浮云”象征世事的变幻无常,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多变的深刻理解。而“只留明月在中心”则以“明月”作为对比,强调了在变幻莫测的世界中,总有不变的真理或美好存在,如同明月般照亮人心,给予希望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变化中寻找恒定之美的哲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引人深思。
三年为刺史,白公当内移。
三年为刺史,李子去复来。
前后三年中,问我何施为。
催科不敢拙,那得抚字慈。
弭盗苦无术,遑问道拾遗。
惟民不我恶,我不民鄙夷。
以此两相得,未免情依依。
愧无西湖水,为汝溉田陂。
亦无天竺石,为我压舟资。
因我好吟咏,多投送行诗。
山野黄发叟,里巷垂髫儿。
伛偻各拜献,婉娈相扳追。
肫意良可念,柰多虚泛词。
恩德竟何有,吾犹自知之。
若系倩人作,尤不应我欺。
老者劝餐饭,幼者得携持。
不言已可乐,待我再来时。
残芦衰柳遍江潭,萧瑟偏宜我辈探。
风里浮云自西北,尊前名士尽东南。
白鸥眠处船齐泊,红蜡烧时酒半酣。
珍重今宵良宴会,渭城莫漫唱何戡。
缘崖折而下,鸟道似凿空。
兹来本游遨,反抱失足恐。
二分垂其外,一步一神悚。
幸有木扶阑,不知滑双踵。
径尽得平岚,筠松四围拱。
数椽青豆房,缭曲类岩洞。
屋后挺一峰,拔地千丈耸。
乔松生其巅,蟠根少培壅。
居然历岁千,翠盖自郁蓊。
同行诧异见,狂叫兴飞动。
山僧解留宾,茗碗殷勤奉。
聊坐息我劳,去路还贾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