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开篇“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野外采撷材料写作时,不慎用刀斩断了竹子,透过缝隙可见鲜花和绿色的苔藓。这里展现了诗人的细腻笔触和对自然界微小事物关注的态度。
接着,“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哲思。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感悟到万物在未有之前都是虚幻不实的,而当春天来临时,无需外力介入,江南之地便自然盛放着花朵。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肯定,也透露出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深层次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苏轼特有的文学风格和人生观念。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
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
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
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
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
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
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昔爱山樵书,今踏山樵路。
江边春事动,梅柳皆可赋。
荦确石径微,白浪洒衣履。
临渊鱼龙惊,扪崖猿鸟惧。
古刻难细读,断缺苍藓护。
岁月岂易考,书法但增慕。
摩挲复三叹,欲去还小住。
习气未扫除,齿发恨迟暮。
华亭鹤自归,长江只东注。
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烟雾。
江山如此,是天开万古,东南王气。
一自髯孙横短策,坐使英雄鹊起。
玉树声消,金莲影散,多少伤心事。
千年辽鹤,并疑城郭非是。
当日万驷云屯,潮生潮落处,石头孤峙。
人笑褚渊今齿冷,只有袁公不死。
斜日荒烟,神州何在,欲堕新亭泪。
元龙老矣,世间何限馀子。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
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
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
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优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放扁舟、万山环处,平铺碧浪千顷。
仙人怜我征尘久,借与梦游清枕。
风乍静。
望两岸群峰,倒浸玻璃影。
楼台相映。
更日薄烟轻,荷花似醉,飞鸟堕寒镜。
中都内,罗绮千街万井。
天教此地幽胜。
仇池仙伯今何在,堤柳几眠还醒。
君试问。
□此意、只今更有何人领。
功名未竟。
待学取鸱夷,仍携西子,来动五湖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