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臣称其名,乡老慕其名,中原外域震其名,讶此间金穴难窥,统人间之好色富贵,极欲穷奢,不知他修到几生,享尽豪华兼艳福;
官项去其一,存款去其一,洋利折阅去其一,惊今日铜山忽倒,合各省之典号栈庄,东崩西应,只赢得庆余二字,始知积善可传家。
廷臣称其名,乡老慕其名,中原外域震其名,讶此间金穴难窥,统人间之好色富贵,极欲穷奢,不知他修到几生,享尽豪华兼艳福;
官项去其一,存款去其一,洋利折阅去其一,惊今日铜山忽倒,合各省之典号栈庄,东崩西应,只赢得庆余二字,始知积善可传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关于财富与道德的鲜明对比画面。上半部分通过“廷臣”、“乡老”和“中原外域”的赞誉,以及对“金穴”、“好色富贵”和“豪华艳福”的描述,展现了对拥有巨大财富者的崇拜与羡慕。然而,下半部分则以“官项去其一,存款去其一,洋利折阅去其一”等句子,揭示了财富的脆弱性,以及在“铜山忽倒”时所面临的突然崩溃。这不仅指出了物质财富的瞬息万变,也暗示了道德与财富之间的关系。
“东崩西应”描绘了这种崩溃的连锁反应,而“只赢得庆余二字”则表达了最终的结局——只有“庆余”二字能够留存下来,意味着真正的遗产是美德与善行。最后,“始知积善可传家”强调了道德积累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长期的善行,才能真正传承家族的荣耀与价值。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转折,深刻地探讨了财富与道德的关系,以及后者在人生中的持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