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池有啸台,夷门有吹台。
二台突兀眼前一抔土,英雄落莫成今古。
我今有台不啸复不歌,月高霜白如夜何。
临洪河,望四海,山川悲,月不改。
昔日芒砀五色气,烟销浪灭今安在。
蓬池有啸台,夷门有吹台。
二台突兀眼前一抔土,英雄落莫成今古。
我今有台不啸复不歌,月高霜白如夜何。
临洪河,望四海,山川悲,月不改。
昔日芒砀五色气,烟销浪灭今安在。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十四夜翛然台二首(其二)》描绘了两个历史遗迹——蓬池啸台和夷门吹台,它们虽曾见证过英雄人物的辉煌,如今却只剩下一片孤独的土丘,象征着英雄们的落寞与时光的流转。诗人感叹自己虽有台,却不再有啸歌的豪情,只有月高霜白的寂静之夜,他独自面对洪河与广阔的四海,心中充满对山川变迁和往昔壮志的感慨。诗中提到的“昔日芒砀五色气”可能是指古代某种神秘或壮丽的景象,如今已消失无踪,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整体上,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沉思以及个人情感的寄托。
天香正烈,被金风吹坠,满庭黄雪。
小雨几番风几阵,渐渐凉生衾席。
香径苔封,野塘水涨,一片伤心碧。
昨宵无寐,起来梳洗无力。
纵使炼就金丹,膏盲顿起,难解眉尖结。
回首三生留梦影,休与钟情人说。
败叶吟风,寒虫吊月,辗转添凄恻。
微吟支枕,半窗灯火明灭。
露湿红妆,烟萦翠黛,东风尚逗春寒。
正金猊香烬,懒倚碧阑干。
又岑寂、经时小病,任秋千花外,整日长闲。
更黄昏、细雨愔愔,蝶梦阑珊。
琐窗人静,但营巢、燕子呢喃。
□见说飘零,红丝曾系,谁报平安。
赢得春来秋去,伤离别、憔悴芳颜。
怕韶光易老,名花还带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