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气萧森亦快哉,佳辰怀抱若为开。
栖迟又过重阳节,摇落还登何处台。
此日关心惟有菊,经旬病肺阻衔杯。
闭门独坐空搔首,剥啄无劳送酒来。
爽气萧森亦快哉,佳辰怀抱若为开。
栖迟又过重阳节,摇落还登何处台。
此日关心惟有菊,经旬病肺阻衔杯。
闭门独坐空搔首,剥啄无劳送酒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家中,面对着秋天的萧瑟景象,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首句“爽气萧森亦快哉”表达了诗人对秋风带来的清爽之感的欣赏,但紧接着的“佳辰怀抱若为开”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困惑,似乎在思考如何让美好的时光带来心灵的愉悦。
“栖迟又过重阳节,摇落还登何处台。”这两句通过描述诗人又一次在重阳节时独自度过,以及在落叶满地的季节里寻找登高之处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他孤独和思乡的情绪。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通常会登高望远,以祈求健康长寿,但在诗人这里,这个传统节日却成了触发孤独感的契机。
“此日关心惟有菊,经旬病肺阻衔杯。”诗人将关注点放在了菊花上,菊花在秋季盛开,象征着坚韧不拔和高洁的品质,这或许给了诗人一些安慰。然而,“经旬病肺阻衔杯”则表明诗人身体不适,无法畅饮,这一细节更加深了他内心的苦闷。
最后两句“闭门独坐空搔首,剥啄无劳送酒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状态——闭门不出,独自坐着,不时地抓头思考,仿佛在等待什么,但实际上,连送酒的人都不必劳烦了,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他饮酒。这种孤独与无奈,是整首诗情感的核心。
整体而言,这首《九日独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季节更替和个人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也有对孤独和疾病带来的痛苦的深刻体验。
尚书蔡公在廊庙,器业文章第一人。
绣墩赐坐议大政,天子称之社稷臣。
渥洼遗种出骥子,才生七日超其群。
蔚如长松倚绝壁,洒落不杂人间尘。
东风共醉杏花下,沧波浩荡天地春。
近者诸公荐御史,宰相未识真麒麟。
却借朱袍下南国,画船醉眠官不嗔。
吾徒对酒共叹息,破车快犊诚难驯。
陈蕃高才虽少对,辟书聊慰汝南民。
溪山见君亦须喜,飞云遮路迎车轮。
朱云风采久寂寞,岂宜远处沧海滨。
一听秋声鬓已凋,孤心惊起拂星杓。
轮囷自分为蟠木,濩落宁堪作大瓢。
新箧唱酬诗草满,旧衣倾泼酒痕消。
高篇已许临佳菊,更作栏杆护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