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高安罗令审礼》
《送高安罗令审礼》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一邑忧劳水旱中,牛刀闲暇似无功。

政成仍喜新蚕熟,归去还将旧橐空。

清白久闻誇父老,沉埋谁为诉诸公。

谪居长恨交游少,怅望肩舆又欲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gāoānluólìngshěn
sòng / zhé

yōuláoshuǐhànzhōngniúdāoxiánxiágōng

zhèngchéngréngxīncánshúguīháijiāngjiùtuókōng

qīngbáijiǔwénkuālǎochénmáishuíwèizhūgōng

zhéchánghènjiāoyóushǎochàngwàngjiānyòudōng

注释
一邑:整个城镇。
忧劳:忧虑劳苦。
牛刀:比喻大材小用。
闲暇:空闲时间。
政成:政事完成。
新蚕熟:新一批蚕丝成熟。
旧橐:旧口袋,此处指财物。
清白:廉洁清正。
誇父老:指当地百姓对我的赞誉。
沉埋:深藏不露,指冤情未明。
谪居:被贬谪居住。
交游少:朋友稀少。
肩舆:轿子。
欲东:想要向东去,暗示回归。
翻译
在一个饱受水旱之苦的城镇中,我忙碌如牛,似乎无所作为。
政事虽已办妥,我欣喜新蚕丰收,但离开时囊中空空。
长久以来,我的清廉为人所称赞,但沉冤未雪,向谁申诉呢?
被贬在此,我常遗憾朋友稀少,望着远去的轿子,心中又想往东方(暗示回归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送高安罗令审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罗令在地方官任上忙碌于应对水旱灾害的深深忧虑,同时也赞赏他即使在闲暇时也不忘政务,政绩卓著。诗人提到新蚕丰收,预示着百姓生活的改善,但自己即将离去,感到囊中羞涩,暗示了为官清廉。他自谦地表示,虽然百姓称赞他的清白,但在仕途上却遭遇沉沦,无人理解,流露出被贬谪的孤独和对交游稀少的遗憾。最后,诗人望着友人离去的肩舆,心中充满惆怅,表达了对往东任职的无奈与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其十八

姹紫嫣红廿四畦,香魂仿佛认虞兮。

刘郎倘是修花谱,芍药丛中定误题。

(0)

次石田松石图

长松落落,白石凿凿。根株联蜷皮驳荦。

悬厓倒挂蛟龙僵,干云直上雷风作。

仲圭死,石田生,后先意匠同经营。

想拈秃笔快一扫,势与碣石争峥嵘。

堂堂十八公,冰霜阅雄俊。

巍巍石丈人,不缁亦不磷。

两翁抱奇节,结交亦相近。

我非米南宫,每见思拜之。

我非陶隐居,听此心自怡。

方今大厦连云起,柱础明堂独须此。

纷纷匠石正求材,胡为弃置深山里。

胡为弃置深山里。

(0)

双湖诗为佥宪谢廷柱作

嵯峨灵峰岭,苍茫寓国山。两湖分映东西间。

两湖相去无十里,龟龙天池相对起。

朝游长林暮小沚,荡舟欲行行且止。

君非渭川叟,公侯封已晚。

又非鸱夷子,烟波去不返。

要知钓徒非钓徒,敕赐散仙在江湖。

(0)

侄延学作亭湖上甚壮欲予诗以落之率成二首·其二

风风雨雨过端阳,画扇朱丝邈建章。

佳节久拚连日醉,故山空负一春忙。

胸中漫贮匡时略,肘后新传却老方。

闻道湖州围未解,坐令胥口作瞿塘。

(0)

贞甫大参立二石于庭邀予赋之二首·其二漏雪

有巍一峰,屼峍嵌空。晶光眩日,莹若立雪。

始孰为之,殆元气之融结。

融结来兮知几时,至今雪色犹缡褷。

烁不化,涅不缁。

莫教一日俄腾骞,散在人间作有年。

(0)

秉之作且适园有诗和之·其七

新柳疏篁绕我庐,门前清浸映芙蕖。

人间万虑俱消尽,不尽除非是读书。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