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
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
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天能生而不能养,地能养而不能生。
火能烹而不能沃,水能沃而不能烹。
天地尚犹无全功,水火何由有全能。
得用二者交相养,反为二者交相凌。
这首诗是宋代哲学家邵雍的《治乱吟五首(其五)》中的一段,主要探讨了自然界的四种基本元素——天、地、火、水在功能上的互补与制约关系。诗人以天不能全生万物,地不能全养生命,火不能全润湿,水不能全煮熟为例,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道理。
"天能生而不能养",暗示了生命的起源,但无法提供持续的滋养;"地能养而不能生",强调了大地的承载和供给作用,却不能创造生命。"火能烹而不能沃",描述了火的加热和烹饪功能,却不具备滋润的能力;"水能沃而不能烹",则指出了水的滋养和洗涤作用,而非烹饪。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是天地这样的自然力量也做不到全面的功效,更不用说火与水了。然而,当它们相互配合,"得用二者交相养",就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共同维系生命的平衡。然而,如果失衡,"反为二者交相凌",就会导致破坏和冲突。
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自然现象阐述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动态平衡的道理,体现了邵雍哲学中的太极思想。
相识十五年,未有今日谈。
沉沉千丈绠,窈窈太古潭。
灵关乍掣锁,宝藏初抽函。
为于万亿秭,出此一二三。
戢戢骑无数,津津饴正甘。
天驱远色冥,日堕西晖酣。
言归浣垢泽,少俟收炎惔。
凉风转右桷,好月来东庵。
听君十日语,饫我平生贪。
毫釐得细数,窾隙容周谙。
万象斗维北,八方车指南。
明明绳尺陈,皎皎星月参。
外物复何有,此欢诚可耽。
愿推轻财心,慷慨倾籯甔。
自古珍斯日,留机与世窥。
不因冬有至,谁识道之涯。
一点阳初动,千山木未知。
此时俄已复,端的更由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