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搆茅堂养道真,满前俗事罢纷纭。
磻溪夜钓波心月,汾曲春耕陇上云。
长笑熊罴劳应梦,直教猿鹤怨《移文》。
近来传得安心法,万壑松风枕上闻。
独搆茅堂养道真,满前俗事罢纷纭。
磻溪夜钓波心月,汾曲春耕陇上云。
长笑熊罴劳应梦,直教猿鹤怨《移文》。
近来传得安心法,万壑松风枕上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茅屋中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首句“独搆茅堂养道真”点明了主人公独自建造茅屋,以追求内心的道义与真实。接着“满前俗事罢纷纭”表达了远离尘世喧嚣,摆脱世俗烦恼的心境。
“磻溪夜钓波心月,汾曲春耕陇上云”两句运用了典故,磻溪钓鱼象征着隐居避世,而春耕则暗示着回归自然,与土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隐士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长笑熊罴劳应梦,直教猿鹤怨《移文》”中的“熊罴”和“猿鹤”分别代表了山林间的猛兽和飞禽,这里通过“劳应梦”和“怨《移文》”表达了对世俗官场的讽刺与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最后,“近来传得安心法,万壑松风枕上闻”表明了诗人通过某种方法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在梦中听到了万壑松风的声音,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思考。
万户千门绣作团,未央宫阙耸巑岏。
灯花无数排金粟,月魄当空倚扇纨。
香绕御炉烟羃羃,玉瑶仙佩响珊珊。
游人共说归来晚,一枕钧天好梦残。
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
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
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
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
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
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
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水绕乌尤谈笑外,江连洪雅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