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银流水石舂,悬崖倒挂两三松。
半岩应有人家住,一缕炊烟上远峰。
碧涧银流水石舂,悬崖倒挂两三松。
半岩应有人家住,一缕炊烟上远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的画面。"碧涧银流水石舂"写出了涧水清澈如银,流经石上发出潺潺之声,犹如石臼捣米,生动展现了山间的宁静与自然的活力。"悬崖倒挂两三松"则刻画了松树顽强生长的姿态,它们悬挂在陡峭的崖壁上,显示出生命的坚韧和不屈。
"半岩应有人家住"暗示了山中有隐居者,增添了神秘感和人情味,让人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的人们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后一句"一缕炊烟上远峰"更是点睛之笔,炊烟袅袅升起,飘向远方的山峰,不仅描绘出生活的烟火气息,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交融,以及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来看,徐昆的这首《即目》以简洁的语言,通过山水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虞山如娥眉,斜势分城郭。
其下为澄湖,光翠相磅礴。
是宜有园林,收之以楼阁。
湖山真性情,秋候饶领略。
于时冻雨过,长廊奔细壑。
虎菼结层阴,红蕖芳未落。
以公泉石心,有时还下钥。
五载苦经营,为余数日作。
天下纷兵戈,朝廷需管乐。
安石恐不免,未易亲林薄。
安得闲如我,长此伴松鹤。
天道有常运,成功讵无已。
谁能参化机,履盛贵知止。
筮仕得明君,千载同鱼水。
擎天力己任,取日功可拟。
道德重师保,恩荣兼父子。
眷委日方隆,引年何遽尔。
介石有明训,动息存至理。
东南钓游地,清风播兰芷。
¤
是非满天下,缤纷邢可总。
仁义用窃侯,诗礼持发蒙。
儒服交国中,谁能褫伪冗。
慕古事书传,奇节取自奉。
养生单子愚,知死兰君勇。
历落常献嗤,何以奸世宠。
网矰充蹊隧,一身蛰如蛹。
浮屠却华妍,畏垒居拥肿。
托寄厌庞杂,山川故洪洞。
息黥愿游藩,悲刖终适踊。
日月挟我驰,庭木忽成拱。
雄骨徒棱棱,壮发行种种。
智士感石妖,道人塞水涌。
忠信且得罪,余心从兹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