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巷阴阴暮雀飞,北城灯火望熹微。
可怜明月映疏柳,更喜秋风吹客衣。
寒露始零鸿渐少,重阳却过菊犹稀。
子长素有登临兴,何处淹留乐未归。
门巷阴阴暮雀飞,北城灯火望熹微。
可怜明月映疏柳,更喜秋风吹客衣。
寒露始零鸿渐少,重阳却过菊犹稀。
子长素有登临兴,何处淹留乐未归。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宁静景象。首句“门巷阴阴暮雀飞”,以“阴阴”二字渲染出夜晚巷道的幽暗,暮雀的飞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北城灯火望熹微”,灯火在远方若隐若现,与夜色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温暖和希望。
“可怜明月映疏柳”一句,将明亮的月光与稀疏的柳树相结合,既展现了月夜的清冷之美,又赋予了画面以生机。而“更喜秋风吹客衣”,则通过秋风的轻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喜爱,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与漂泊之感。
“寒露始零鸿渐少,重阳却过菊犹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深秋的季节特征。寒露初降,鸿雁南飞,菊花虽已过重阳节,但依然稀疏可见,展现出秋天的萧瑟与美丽。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也蕴含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子长素有登临兴,何处淹留乐未归”,诗人自比司马迁(字子长),表达了自己对登山临水、游历四方的热爱,以及对未能尽兴归家的遗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园绮值秦末,嘉遁此山阿。
陈迹向千古,荒途始一过。
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
故事昔尝览,遗风今岂讹。
泌泉空活活,樵叟独皤皤。
是处清晖满,从中幽兴多。
长怀赤松意,复忆紫芝歌。
避世辞轩冕,逢时解薜萝。
盛明今在运,吾道竟如何。
灵松灵松,是何根株。盘擗枝干,与群木殊。
世眼争知苍翠容,薜萝遮体深朦胧。
先秋瑟瑟生谷风,青阴倒卓寒潭中。
八月天威行肃杀,万木凋零向霜雪。
唯有此松高下枝,一枝枝在无摧折。
痴冻顽冰如铁坚,重重锁到槎牙颠。
老鳞枯节相把捉,踉跄立在青崖前。
有时深洞兴雷雹,飞电绕身光闪烁。
乍似苍龙惊起时,攫雾穿云欲腾跃。
夜深山月照高枝,疏影细落莓苔矶。
千年朽蘖魍魉出,一株寒韵锵琉璃。
安得良工妙图雘,写将偃蹇悬烟阁。
飞瀑声中战岁寒,红霞影里擎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