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居四景·其二竹露》
《山居四景·其二竹露》全文
宋 / 李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森然绕槛翠琅玕,瘦节疏枝特地寒。

底事叶垂浑不舞,金风零露夜漙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竹林在露水和秋风中的清冷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森然绕槛翠琅玕”,描绘了竹子环绕着栏杆,一片翠绿,生机勃勃的景象。“森然”形容竹子茂密,“琅玕”是古代对竹子的美称,这里用来形容竹子的翠绿与挺拔。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营造出竹林的壮观与生机。

次句“瘦节疏枝特地寒”,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寒冷季节中的形态。这里的“瘦节”指竹子的细长而坚韧的茎干,“疏枝”则指稀疏的枝条。在寒冷的季节里,竹子显得更加坚韧和独立,展现出一种特殊的寒意之美。

第三句“底事叶垂浑不舞”,转而关注竹叶的状态。在秋风中,竹叶似乎没有随风起舞,而是静静地垂落,给人一种静默而深沉的感觉。“底事”在这里引出疑问,为什么竹叶会如此安静地垂落,不随风起舞呢?

最后一句“金风零露夜漙漙”,点明了季节与时间。金风指的是秋天的凉爽之风,零露则是指露水轻轻落下。夜晚的露珠在竹叶上汇聚,形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珠子,仿佛是大自然的珍珠。这一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夜图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林在秋夜中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中静谧与生机并存的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作者介绍
李纲

李纲
朝代:宋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生辰:1083年-1140年2月5日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时,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团结军民,击退金兵。但不久即被投降派所排斥。宋高宗即位初,一度起用为相,曾力图革新内政,仅七十七天即遭罢免。
猜你喜欢

落叶

捲捲从何起,多因为晚风。

飘飘久不下,还复反荒丛。

(0)

亭午欲过意复凄然偶引杯酒而沅陵丈送诗适至因走笔成两绝并呈教授兄·其一

梅花玉立知何许,回首江东日暮云。

白发萧萧不归去,顾徵蛮语作参军。

(0)

元日寄成父四首·其二

家家节物竞今朝,风俗未分南北遥。

莫向除薪觅如愿,且凭爆竹走山魈。

(0)

予方作书招成父入山成父亦移书招予出县报以两绝·其一

阿连折简能招我,危坐哦诗正忆渠。

不是下山防破戒,政缘抱病怯行舆。

(0)

书案上三种梅三首·其三

翠袖佳人倚竹诗,昔人比兴乃陈辞。

我今顾欲求真相,绿萼梅花并竹枝。

(0)

好事近.怀归

月色透窗寒,一夜素衾霜湿。

无寐起来搔首,正参横人寂。

此心重省已回肠,何况是行役。

欲弃利名归去,奈楚天云隔。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