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延望怯风沙,清昼行吟见物华。
退食广庭无一吏,护巢高树有群鸦。
晴光荏苒榆开荚,红意相将杏作花。
何许归鸿方北向,可怜远客正思家。
早春延望怯风沙,清昼行吟见物华。
退食广庭无一吏,护巢高树有群鸦。
晴光荏苒榆开荚,红意相将杏作花。
何许归鸿方北向,可怜远客正思家。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早春》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早春延望怯风沙”,写出了诗人面对料峭春寒和风沙的畏惧,以及对新季节的期待。"清昼行吟见物华",则通过行走中欣赏自然风光,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细节的敏锐观察。
接下来的两句,“退食广庭无一吏,护巢高树有群鸦”,描绘了官署内空荡无人的宁静,只有乌鸦在高树上筑巢,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闲适而略带寂寥的心情。
“晴光荏苒榆开荚,红意相将杏作花”描绘了春日阳光下,榆树开始结出嫩荚,杏花绽放,色彩斑斓,充满生机。这两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早春的盎然春意。
最后,“何许归鸿方北向,可怜远客正思家”,诗人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北归的大雁,触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早春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