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饰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
后死漫为诸老殿,粗完深愧两翁贫。
譬牛山木全高寿,让马塍花斗早春。
兀坐空斋形对影,载醪裹饭更无人。
□□下饰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
后死漫为诸老殿,粗完深愧两翁贫。
譬牛山木全高寿,让马塍花斗早春。
兀坐空斋形对影,载醪裹饭更无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的情怀。
"□下饰墨尤新,以史名官不治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的批判态度,尽管有着良好的文学素养,但作为一个官员却未能好好治理百姓。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
"后死漫为诸老殿,粗完深愧两翁贫"诗人表达了对逝去岁月中未能完成的任务和欠缺之处的深深内疚。这里的“两翁”可能是指诗人的某些前辈或朋友,他们或许在物质上有所匮乏,但精神世界却极为丰富。
"譬牛山木全高寿,让马塍花斗早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无尽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譬牛山”、“让马塍”可能是指特定的地点,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诗中的意象意义,代表着生命力与生机。
"兀坐空斋形对影,载醪裹饭更无人"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独处场景。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空旷的书房中,与自己的身影为伴,偶尔享用简单的食物和酒,没有其他人的打扰。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传递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打鼓槌锣竞上竿,几人平地足心酸。
七峰有个安身法,袖手无言冷处看。
看即易,上即难。搭索上横身,刹竿上斗走。
蓦忽转身,打个筋斗。佛祖当场,各出标手。
微笑因拈华,一时成漏逗。
洞山麻三斤,云门乾屎橛。
德山入门棒,临济入门喝,阳焰何曾止得渴。
衲僧别有条章,今日对众分雪。
珠称夜光,剑号巨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