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桂隐用王从周韵》
《赋桂隐用王从周韵》全文
宋 / 史弥宁   形式: 古风

诗禅在在谈风月,未抵江西龙象窟。

尔来结习莲社丛,谁欤超出行辈中。

我知桂隐传衣处,玄机参透涪仙句。

萧萧吟鬓天风吹,有酒唤客斟酌之。

渠伊放浪真达者,诗成醉卧清阴下。

只恐香名吹上天,不容花底长陶然。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ìyǐnyòngwángcóngzhōuyùn
sòng / shǐníng

shīchánzàizàitánjiànyuèwèijiāng西lóngxiàng

ěrláijiéliánshècóngshuíchāochūxíngbèizhōng

zhīguìyǐnchuánchùxuáncāntòuxiān

xiāoxiāoyínbìntiānfēngchuīyǒujiǔhuànzhēnzhuózhī

fànglàngzhēnzhěshīchéngzuìqīngyīnxià

zhīkǒngxiāngmíngchuīshàngtiānxuérónghuāchángtáorán

翻译
诗中的禅意常常谈论风花雪月,却不及江西龙象窟的深沉
近年来聚集在莲社之中,谁能超越同辈的行列
我知道桂树林中隐士传承佛法之处,深入理解了涪仙的玄妙教义
清风徐来,我吟诵着诗句,邀请客人共饮
他们洒脱自在,是真正的通达之人,诗作完成后醉卧于清凉树荫之下
只怕诗名飘扬上天,不允我在花下长久地享受宁静
注释
诗禅:指诗歌中的禅意。
在在:处处,到处。
龙象窟:比喻佛法深厚的地方。
结习:佛教用语,指累积的习惯或习气。
莲社:佛教社团,以莲花比喻清净。
桂隐:隐居在桂树林中的高人。
玄机:深奥的道理或秘密。
涪仙句:可能指某位名叫涪仙的人物的教诲或诗句。
吟鬓:边吟诗边梳理鬓发。
天风:自然的清风。
渠伊:他们,指前文提到的达者。
清阴:清凉的树荫。
香名:诗名。
花底:花丛之下。
陶然:快乐,安逸。
鉴赏

诗中“谈风月”开篇,已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未抵江西龙象窟"则透露出一股不满足于现状、渴望更高境界的情怀。而"尔来结习莲社丛"一句,通过莲花的清净比喻诗人追求高洁的品格和艺术的纯粹。"谁欤超出行辈中"则是对这种追求的自信和挑战。

接下来的"我知桂隐传衣处"一句,通过“桂隐”这个名字暗示了一种神秘而高洁的意境,而"玄机参透涪仙句"则表明诗人对于道法之奥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萧萧吟鬓天风吹"一句以自然景物烘托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氛,"有酒唤客斟酌之"则是对朋友间相聚畅饮、共同享受这份超然境界的一种邀请。

"渠伊放浪真达者"一句中,“渠伊”通常指的是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诗成醉卧清阴下"则是这种达观状态下的创作与享受。最后两句“只恐香名吹上天,不容花底长陶然”表达了对个人声名的淡泊,以及希望能在自然中找到永恒的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洁境界和艺术追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理想状态。

作者介绍

史弥宁
朝代:宋

史弥宁,字安卿,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末前后在世。嘉定中,以国子监生莅春坊事,带阁门宣赞舍人。知邵阳。弥宁著有诗集友林乙稿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游报国院用壁间韵示同游二首·其二

老僧弥勒久同龛,应笑游人世味甘。

小数何曾工九九,深禅聊欲问三三。

(0)

南浦五小诗迎劳二弟·其二

苟禄劳生不为身,强颜来此算征人。

莫将朝市轻分别,等是低回一鬨尘。

(0)

观张上达家惠崇芦雁图二首·其一

先生衰眼失孤鸿,久著瓮天尘雾中。

谁卷秋空开四壁,丹青三昧道人崇。

(0)

寄湛师

一月分身入万池,道人何处不相随。

卧听绝壑传风籁,历历新诗世不知。

(0)

灯夕时在泗上五首·其三

鸾驾翩翩驭晚风,积苏宫阙夜濛濛。

明朝遣觅铁如意,应在凉州酒肆中。

(0)

送仲猷北归二首·其二

欲寻当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

归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鬓已星星。

挽衣共釂东西酒,折柳送行长短亭。

念我知君回首处,萱丛菖叶一时青。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