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阳岩寻故址》
《朝阳岩寻故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朝阳岩下访遗宫,树锁寒烟万壑中。

金像瓦穿残日照,僧房门掩败垣通。

落泉流漫厨灰冷,坠叶纵横溪路穷。

试看石床苔没处,阴晴疑有虎狼踪。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朝阳岩下的访古之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荒凉而充满历史感的画面。首句“朝阳岩下访遗宫”,点明了地点与目的,透露出一种探寻往昔文明遗迹的庄严与肃穆。接着,“树锁寒烟万壑中”一句,通过“锁”字和“寒烟”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静止的空间。

“金像瓦穿残日照”一句,通过“金像”与“瓦穿”的对比,以及“残照”的渲染,不仅展现了古迹的破败与沧桑,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随后,“僧房门掩败垣通”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破败之感,同时“败垣通”三字又暗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追忆。

“落泉流漫厨灰冷”一句,通过“落泉”与“厨灰冷”的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动态美,也隐喻了人去楼空、繁华不再的景象。“坠叶纵横溪路穷”则以落叶铺满小径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荒凉与寂寥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尽流逝。

最后,“试看石床苔没处,阴晴疑有虎狼踪”两句,以石床被苔藓覆盖、难以辨认的细节,以及对可能存在的野兽踪迹的猜测,将画面推向了更加神秘与未知的境地,激发了读者对于古迹背后故事的无限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朝阳岩下古迹的细致描绘,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苍凉的历史氛围,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深深的历史厚重感和对过往文明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答东山一老二偈

即心是佛本无难,挫却丝毫隔万山。
知有毗卢五千卷,谁能分雨费跻攀。

(0)

大雪赵振文寄诗言乘月泛舟清甚次韵

雪光绝胜水银银,未觉仙家隔一尘。
真境宜君著佳句,赏心乐事更良辰。

(0)

观文殿学士陈公挽词

几见衣冠伟,终闻羽翼成。
先皇崇旧学,大政任名卿。
神器亲传授,崇朝再太平。
功成身自退,宠利不豪轻。

(0)

梁审计挽词

寿夭固难问,吁嗟不忍言。
婴啼催玉树,衰泪洒芳萱。
事契深群从,英才怆九原。
悲吟慙楚些,无地与招魂。

(0)

龙潭太室一笋穿入露满其上因赋之

一笋入屋照座寒,凌晨仍有清露漙。
益信露珠自根起,正如真水朝泥丸。
厦屋不应为汝穿,不肯屈节斜倚栏。
干霄拂云已在望,且复自保青琅玕。

(0)

令人王氏挽词

宦达方资助,家肥忽悼亡。
一区终异室,千载尚高冈。
奉倩神犹惨,安仁鬓欲苍。
黄昏愁绝处,谁伴紫微郎。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