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远嫌,于人不知。贞女自誉,适授之疑。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白昼秉彗,乃自生怪。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岂诸谗顽,而能一一。
岂其剸割,必俟太阿。美言玮节,其伪孔多。
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骥同奔,何时而已。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可以取庸,子将證父。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无损其方,祇速其命。
君子远嫌,于人不知。贞女自誉,适授之疑。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白昼秉彗,乃自生怪。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岂诸谗顽,而能一一。
岂其剸割,必俟太阿。美言玮节,其伪孔多。
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骥同奔,何时而已。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可以取庸,子将證父。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无损其方,祇速其命。
这首诗《百一诗》由明代诗人黄圣年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探讨了君子与小人、贞女与疑虑、光明与黑暗、正直与奸佞之间的关系,以及美言与伪善、行动与结果、民众与官员之间的复杂互动。
首句“君子远嫌,于人不知”点出君子的高洁品质,他们远离嫌疑,即使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坚守道德。接着“贞女自誉,适授之疑”则揭示了贞女的自我赞誉反而可能引起他人的猜疑,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不公。
“大明当天,重昏自败”与“白昼秉彗,乃自生怪”对比鲜明,前者象征光明与正义,后者则暗示黑暗与邪恶。这两句强调了光明的力量,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光明也能驱散阴霾,带来希望。
“尧舜举直,不烦其术”赞扬了古代圣君如尧舜,他们选拔正直的人才,无需复杂的手段。而“岂诸谗顽,而能一一”与“岂其剸割,必俟太阿”则表达了对奸佞小人的讽刺,指出他们难以一一得逞,暗示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美言玮节,其伪孔多”揭示了美言背后的虚伪,提醒人们要警惕表面的华丽言语。接下来“登车执辔,坐致千里”与“与骥同奔,何时而已”通过比喻,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即使与骏马并驾齐驱,也需不断努力,才能达到目标。
“民讟其上,吏雠其主”描绘了民众对官员的不满,以及官员与下属之间的矛盾。最后“可以取庸,子将證父”警示人们,即使是普通人,也可能犯下严重的错误,甚至背叛自己的亲人,强调了责任与后果的重要性。
“人亦有言,以方试病”引出了一句古老的谚语,意在通过测试来检验事物的真伪。而“无损其方,祇速其命”则告诫人们,不要损害事物的本质,否则只会加速其灭亡,强调了保护和珍惜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百一诗》通过一系列深刻的比喻和寓言,探讨了人性、道德、权力、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正直、智慧和勇气。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
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
长佩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
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
鵕鸃冠,貂尾案,鹭鸶輈。
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
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
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
七年填拊方面,帏幄自金汤。
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载绩满旗常。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
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
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锺鼓,嗺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促织谁遣妆,唧唧不能休。
揽衣起观,四顾河汉淡如油。
露下南山荟尉,风抹西湖菱芰,客感浩悠悠。
尚此推不去,岁寿两公侯。
自侯归,闲日月,几春秋。
东方千骑,何事白首去为州。
会有葛公清侣,携上神仙官府,玉案侍前旒。
却袖经纶手,归伴赤松游。
古说士夫郡,犹欠殿头魁。
记曾分付公等,行矣勉之哉。
世事弈棋无定,甲子循还复尔,不免且低回。
人物价自定,万事付衔杯。
试与公,同握手,上春台。
繁红丽紫何限,转首便尘埃。
欲识化工定处,须向报秋时节,未用较先开。
休道屋犹矮,卿相个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