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其一》
《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其一》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古风

湛湛浈江水,英英庾岭云。

昔有幽潜士,于此扬清芬。

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

豪华俗所悦,而乃厌尘氛。

圣功始克复,章句岂徒云。

名教自足乐,嘉尚志不群。

式闾慕高义,交者意独勤。

令子承先德,通籍迩明君。

应时树嘉绩,奕奕振前闻。

义方馀世泽,取赢属后昆。

(0)
鉴赏

此诗《正学发潜卷为韶州李封君作二首(其一)》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对浈江水与庾岭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进而引出对“幽潜士”的赞美,即那些追求高尚道德与学问,远离世俗尘嚣的人物。

首句“湛湛浈江水”以浈江之水的深邃清澈,象征着人物内心的纯净与深邃。接着“英英庾岭云”则以山岭之云的轻盈飘逸,比喻人物品格的高洁与超凡脱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巧妙地将人物形象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境界。

“昔有幽潜士,于此扬清芬。”诗人在此点明主题,赞美那些在隐居中追求学问与道德修养的士人,他们的美德如同清芬之气,弥漫四方,影响深远。接下来,“努力追千古,潜心事典坟”,强调了这些士人对历史与学问的执着追求,他们不仅追求个人的道德完善,更致力于传承与发扬古代的智慧与文化。

“豪华俗所悦,而乃厌尘氛。”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世俗对物质奢华的追求与那些士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突出了“幽潜士”的独特品质与价值。接下来,“圣功始克复,章句岂徒云”,表达了对恢复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渴望,认为这不仅仅是文字上的记载,更是精神与道德的传承。

“名教自足乐,嘉尚志不群。”诗人在此赞扬了那些士人以名教为乐,追求与众不同的理想与抱负,体现了他们独立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最后,“式闾慕高义,交者意独勤。令子承先德,通籍迩明君。应时树嘉绩,奕奕振前闻。义方馀世泽,取赢属后昆。”诗人总结道,这些士人的行为与品德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后代,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的精神遗产将永远流传。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幽潜士”形象的塑造与赞美,展现了对高尚道德与学问追求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的重视与传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对比手法,使得主题鲜明,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卜居一篇二章别望之·其二

亦有灵寿杖,可登浮光山。

圣朝须旧德,玉笋虚清班。

(0)

感秋和张文潜·其三

秋风一何惨,物形随以变。

秋风如无情,虫鸟声俱怨。

我无外物累,但有屋中燕。

翩翩势将去,盼盼如有恋。

此物虽至微,其旧殆可念。

而况西郭交,年将屈五指。

南城文字閒,东皋松竹里。

气类亦相合,老少两忘齿。

昔居吾舍傍,今在河之涘。

船头缆将解,船上桅将起。

留君恨不早,此役定难止。

如何舍我去,处我复何以。

君看淮泗閒,一派良可喜。

从来病浊污,而今稍清泚。

人方涉其流,冠缨殆可洗。

此行君乐否,一千五百里。

未见洛阳山,先见洛阳水。

(0)

郊外

野旷天寒气象嘉,浮云浓淡日初斜。

泽中雨涨无鸣鹘,荷下波翻有怒蛙。

箫鼓残声来帝阙,渔樵归径见人家。

尘簪羞把黄花插,不耐飞蓬斗鬓华。

(0)

循吏

王化由来起一同,尽由守宰致平隆。

坐移风俗为能政,勤抚生灵是至忠。

四境肃清民害去,一方和乐主恩通。

吾皇有德真尧舜,唯待诸君共理功。

(0)

寄王不疑朝议

松筠宜岁晚,冰雪照人清。

无限相从乐,空添别后情。

官期何日满,归计未能成。

不起思予念,输君道眼明。

(0)

寄友人

时君养多士,本欲康生民。

服章与奉禄,岂但荣其身。

士昔志于学,宁曰利欲亲。

得位以行道,脩己将安人。

夫君青云姿,文行尤彬彬。

明主亲选士,往作诸侯宾。

兹义雅所尚,有怀并松筠。

当令千载间,炯炯尊儒绅。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