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
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
秋菊近重阳,原头复道旁。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
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菊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季节氛围和自然之美。诗人以“秋菊近重阳”开篇,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接着,“原头复道旁”,描绘了菊花生长的环境,既在广阔的田野上,又在道路两旁,展现出菊花的广泛分布。
“丛滋寒露绿,花绽晚风黄”两句,通过“寒露”和“晚风”这两个意象,不仅渲染了秋天的凉爽与宁静,也突出了菊花在寒露中生长,在晚风中绽放的坚韧生命力。绿色的花丛与黄色的花朵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菊花的生机勃勃。
“蘖染枝枝艳,星分处处芳”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美丽与香气,仿佛每一枝菊花都染上了艳丽的颜色,散发出阵阵芳香,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各个地方,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菊花的芬芳。
“乍疑金散野,遥误叶经霜”则运用了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菊花的金黄色比作散落在田野上的黄金,同时暗示了菊花在经历了霜冻之后依然保持鲜艳,展现出其不畏严寒的品格。
“篱下何人采,樽中满座香”这两句转而关注人的活动,想象有人在篱笆下采摘菊花,而菊花的香气则弥漫在宴席之中,增添了生活的乐趣和诗意。
最后,“唯应未归客,对此欲沾裳”表达了对远方未归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是在欣赏如此美丽的菊花时,也会因思念而感到泪水盈眶,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寄托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对远方亲人的深情厚谊,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浩浩沧溟波,萧萧枫树林。
凉飙一夕至,岁序已骎寻。
苕荣委金令,和响收阳禽。
出闻蟪蛄鸣,入听蟋蟀吟。
顾瞻陇坂上,白露忽已深。
触物易为感,忧人怆悲襟。
万恨痛在目,辀张间辰参。
愤切深情恸,忧思谁可任。
往者长已矣,来者方自今。
悠悠宇宙间,谁为相知心。
驱车出彼东门,遥望丘垄巑岏。
白杨萧萧古坟,下有公子王孙。
牛羊旦上,狐狸夕蹲,我心见之烦冤。
天地无极,阴阳递迁。
人命鼎鼎,百年昼短夜长,何不秉烛开筵。
青阳忽已度,白日无留光。
功名恐卑薄,不得铭旂常。
迨此閒暇日,为乐殊未央。
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觞,何用恻恻悲伤。
朝望三山,夕望十洲。
骖驾白鹿遨游,桂树夹植道周。
八骏蜚而征,双凫何悠悠。
乔松邈矣难俦,前有双樽酒。
吾今亦复何求,愿言乐矣忘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