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
《清明日赴玉津园宴》全文
宋 / 章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南园高宴宠师臣,盛事仍随节物新。

劝饯满倾仙室酒,赐花分得汉宫春。

三朝主眷优元弼,五福天教萃一身。

自惜云龙如此少,因公重感涕沾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清明时节,章惇在玉津园宴会上的盛况。首句“南园高宴宠师臣”点明了宴会的地点和尊贵的宾客身份,暗示了宴会的隆重与高雅。接着,“盛事仍随节物新”一句,既赞美了宴会的盛大,也巧妙地将之与清明时节的新鲜景象相联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劝饯满倾仙室酒,赐花分得汉宫春”两句,通过“仙室酒”和“汉宫春”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宴会上酒香四溢、鲜花纷飞的场景,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同时也体现了对宴会主人慷慨好客的赞美。

“三朝主眷优元弼,五福天教萃一身”则进一步揭示了宴会的特殊意义,不仅是因为其规模宏大、气氛热烈,更在于它体现了君主对大臣的深厚恩宠和信任,以及对国家栋梁之才的重视。这里的“三朝主眷”可能指的是多次受到君主的恩宠,“元弼”则是对大臣才能的高度赞誉,“五福天教萃一身”则表达了上天赋予这位大臣的五福齐备,即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最后,“自惜云龙如此少,因公重感涕沾巾”表达了诗人对当今社会人才稀少的感慨,以及对宴会主人能聚集众多英才的敬佩之情。这一句既有对宴会盛况的赞叹,也有对人才难得的深沉思考,体现了诗人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宋代清明时节皇家宴会上的繁华景象,不仅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热闹,更蕴含了对人才的珍视、对君臣关系的颂扬以及对社会现状的反思,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深刻内涵的作品。

作者介绍

章惇
朝代:宋

(1035—1106)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辙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
猜你喜欢

送星翁甘碧泉挈家归彭泽县

睽离心事正忡忡,执手何能别此翁?

葭菼战秋江雨白,鹧鸪啼曙岭霞红。

贪狼斗柄才加戊,织女云车又向东。

我忆陶潜旧乡里,到家休负菊花丛。

(0)

邹将军挽诗

为臣岂欲国倾危,莫把天戈挽落晖。

一死得埋元氏土,寸心无愧首阳薇。

安居食禄当时贵,守节酬恩此日稀。

老我尝从大夫后,题诗为尔泪沾衣。

(0)

宗阳宫,次杨仲弘老君台观月诗韵

当时诸老宗阳会,月与浮云几变更?

丁令岂知为鹤事,道人犹作卖花声。

天溥露色开蟾境,秋送商声入凤笙。

谁信紫薇垣内客,今宵又复到蓬瀛。

(0)

送徐大章建宁路学教授

经籍传家二百年,河汾今在路西偏。

文雄虎豹岂徒作,名动京师非偶然。

教领七闽胜作郡,受知八座合称贤。

伫看召入承明署,礼乐遗书在简编。

(0)

凝香阁听雪

陡然寒重紫貂轻,便觉高檐瓦有声。

欹枕欲同蝉壳蜕,开门唯恐鹤巢倾。

数杯酒力春容转,满盏茶香夜思清。

小玉近床推不醒,袖笼檀板失天明。

(0)

湖上漫兴四首·其一

百镒黄金一笑轻,少年买得是狂名。

樽中酒酿湖波绿,席上人歌凤语清。

蛱蝶画罗宫样扇,珊瑚小柱教坊筝。

南朝旧俗怜轻薄,每到花时别有情。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