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树生寒早,虚窗贮月深。
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
茵接怀双璧,囊空耻一金。
不眠清夜永,劳想为知心。
碧树生寒早,虚窗贮月深。
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
茵接怀双璧,囊空耻一金。
不眠清夜永,劳想为知心。
这首明代诗人梁兰的《秋夜有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秋夜景象。首句“碧树生寒早”以碧绿的树木透露出秋天的凉意,展现了季节的转换和夜晚的来临。次句“虚窗贮月深”则通过空荡的窗户和深沉的月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接下来,“鸣蛩先近枕,惊鸟数喧林”两句,通过虫鸣和鸟叫的细节,生动地刻画了秋夜的自然之声,既显出环境的寂静,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诗人将自己比作“茵接怀双璧”,表达对高尚情操的坚守,而“囊空耻一金”则揭示了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最后,“不眠清夜永,劳想为知心”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思念知己而难以入眠的深情,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深深的思友之情。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
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
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
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
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岁晚扁舟雪霰边,萧疏与君俱可怜。
向来共厄黄杨闰,别后相逢白发年。
觅句剩烦梅作兴,攻愁直纵酒称贤。
故人一笑诚希阔,得失休论布幔天。
买扁舟、载月过长桥,回首梦耶非。
问往日三高,清风万古,继者伊谁。
惟有茶烟轻扬,零露湿莼丝。
西子知何处,鸿怨蛩悲。
遥想家山好在,正倚天青壁,石瘦云肥。
甚抛奇亸秀,猿鹤互猜疑。
归去好、散人相国,迥升沈、毕竟总尘泥。
须还我,松间旧隐,竹上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