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昏昏若醉乡,云收雾散月临窗。
幽人睡足自惊觉,云在青天月在床。
一枕昏昏若醉乡,云收雾散月临窗。
幽人睡足自惊觉,云在青天月在床。
这首诗《病中作》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之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一枕昏昏若醉乡”,以“一枕”开篇,形象地描绘出病中之人的状态,仿佛置身于醉梦之中,身心俱疲,意识模糊。接着,“云收雾散月临窗”一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病人的思绪逐渐清晰,外界的干扰被排除,月光如洗,映照着窗户,营造出一种清静、安宁的氛围。
“幽人睡足自惊觉”,这里的“幽人”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经过充分的休息后,从梦境中醒来,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我觉醒的感慨,也隐含着对病痛中寻求内心平静的追求。
最后一句“云在青天月在床”,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个人的感受巧妙结合,云在高远的天空中自由飘荡,而月则静静地照耀在病榻之上。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它寓意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组合,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超然态度和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愿为真士夫,毋为假道学。
一语足千秋,大道炳先觉。
粤自假者趋,门墙生剥啄。
夫子恶似非,乱苗良可惜。
士苟得于中,乌用勤郛郭。
俯仰百年间,谁为无愧怍。
长歌点易诗,悠然会冲漠。
静清何深处,无心是道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