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门坐隔河,风柳扇微和。
晓色城头尽,春声水上多。
过墙燕市酒,倚席渭城歌。
不尽游人兴,诗悭可奈何。
空门坐隔河,风柳扇微和。
晓色城头尽,春声水上多。
过墙燕市酒,倚席渭城歌。
不尽游人兴,诗悭可奈何。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游月河寺次韵顾光禄(其一)》描绘了诗人身处佛寺之中,感受到清幽与宁静。"空门坐隔河"一句,以"空门"代指寺庙,形象地写出寺与外界的隔离,而"风柳扇微和"则通过轻柔的柳絮和微风,渲染出春天的宜人气息。
"晓色城头尽,春声水上多",诗人将视线转向远处,晨曦中的城市轮廓逐渐清晰,而近处水面上荡漾的春意更是让人心生欢喜。"过墙燕市酒,倚席渭城歌",借燕市的酒和渭城的歌声,传递出世俗生活的热闹与寺庙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不尽游人兴,诗悭可奈何",表达了诗人对游人兴致盎然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美景的留恋和诗歌无法完全表达情感的遗憾。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色,以及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问疏斋、湘中朱凤,何如江上鹦鹉。
波寒木落人千里,客里与谁同住。茅屋趣。
吾自爱吾亭,更爱参天树。劳君为赋。
渺雪雁南飞,云涛东下,岁晏欲何处。
疏斋老,意气经文纬武。平生握手相许。
江南江北寻芳路,共看碧云来去。黄鹄举。
记我度秦淮,君正临清句。歌声缓与。
怕径竹能醒,庭花起舞,惊散夜来雨。
说与黄花,九日今朝,同谁举觞。
笑指点行囊,虽然羞涩,朅来闹市,怎忍荒凉。
螯压橙香,酒浮萸紫,醉脱乌纱鬓欲霜。
孤云外,是吾庐三径,归兴偏长。催人苒苒年光。
问役役、浮生着甚忙。
自东篱人去,总成陈迹,龙山饮散,几度斜阳。
人物雕零。乾坤空阔,世事浮沉醉梦场。
登高处,倚西风长啸,任我疏狂。
瘦筇携得风烟,归来拟待闲吟啸。
济时人物,天公又早,安排都了。
凤诏泥封,乌台霜凛,好音新报。
见西山一带,浮岚滴翠,晚色又添多少。
千里威声先到。正秋风渭波寒早。
袖中霹雳,何须直把,世间惊倒。
激浊扬清,提纲振纪,要归中道。
但从今剩把,救民长策,向灯前草。
极目天空树远,春山蹙损,倚遍雕阑。
翠竹参差声戛,环佩珊珊。
雪肌香、荆山玉莹,蝉鬓乱、巫峡云寒。拭啼痕。
镜光羞照,孤负青鸾。
何时星前月下,重将清冷,细与温存。
蓟燕秋劲,玉郎应未整归鞍。
数新鸿、欲传佳信,阁兔毫、难写悲酸。到黄昏。
败荷疏雨,几度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