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白头浑似新,识他谁假又谁真。
客歌下里宜居郢,渔爱桃源岂为秦。
争李道傍群小子,买瓜取大众贫人;
自怜丑拙天生定,羞效西施病里颦。
相识白头浑似新,识他谁假又谁真。
客歌下里宜居郢,渔爱桃源岂为秦。
争李道傍群小子,买瓜取大众贫人;
自怜丑拙天生定,羞效西施病里颦。
这首诗以"相识"为主题,通过描绘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首句"相识白头浑似新",形象地表达了即使长久相交,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可能如初次相遇般新鲜。接下来的"识他谁假又谁真"暗示了人际关系中的真假难辨,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复杂微妙的心理。
"客歌下里宜居郢,渔爱桃源岂为秦"两句,借典故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客人喜欢像屈原那样在民间歌唱,渔夫则更愿在桃花源般的环境中生活,而非追求尘世的功名。"争李道傍群小子,买瓜取大众贫人"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不公,路边的小子争抢李子,却无视了贫苦百姓的艰辛。
最后两句"自怜丑拙天生定,羞效西施病里颦",诗人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的丑陋和笨拙是命中注定,不愿像病中的西施那样矫揉造作,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坚守自我本真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内涵丰富,通过日常生活场景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和个人品格的坚守。
我从铜川来,见子上京客。
问我故乡事,慰子羁旅色。
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朋游总彊?,童稚各长成。
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
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坰。
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
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
渠水经夏响,石苔终岁青。
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后明。
语罢相叹息,浩然起深情。
归哉且五斗,饷子东皋耕。
灵根何年离众香,色相全似金容黄。
晓姿荧荧炫寒月,夜气耿耿凌风霜。
天真何曾资外饰,坐笑涂额誇宫妆。
广平当时应未见,独为梅花回铁肠。
赖有花仙觅奇句,东坡著意怜孤芳。
诗中写就无遗巧,安用学花熬蜜房。
多情偏爱被花恼,闻香心醉难禁当。
况复低垂深有意,欲教醉赏倾瑶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