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二》
《偈十九首·其二》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

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

劄著不行,秦时?轹。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言语与理解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描绘了一幅空旷辽远的画面,四维空间中的景致稀疏而空灵,极目所及之处,晴空广阔无垠,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旷神怡的感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了诗人对于宇宙广阔、人生短暂的感慨。

接下来的“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则直接进入了哲学层面的探讨。诗人提出一个问题: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人们如何辨别情感,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些问题触及了人类认知的本质,引发了对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的深入思考。

“石火迸光,清秋一鹗”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石火,指的是闪电,瞬间爆发,光芒四射;清秋一鹗,则是秋天天空中翱翔的孤鹰。这两句意在说明,真理或智慧如同闪电般短暂而强烈,又如孤鹰般独立而高远,难以捕捉却令人向往。

“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表达了诗人对于语言与理解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在话语之前,已经包含了全部的意义,就像一个谜底在谜面之前就已经被揭示;而在话语之后,无论怎样探索,都无法触及真正的核心。这反映了诗人对于语言局限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超越语言表象、直达事物本质的追求。

最后,“劄著不行,秦时?轹”两句,可能是在强调某种不可言说或难以把握的事物。劄著,可能是指书写或标记,但在这里似乎暗示了某种无法通过文字完全表达或记录的东西。秦时?轹,可能是指古代的一种工具或方法,用于处理特定事务。整体上,这两句似乎在提醒读者,有些东西即使在古代就有方法处理,但在现代社会,或许因为语言、观念的变化,反而变得难以理解和应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哲学问题的探讨、语言与理解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与现代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言语与理解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游栖霞四首·其三

优尼制铜觉,欲住女主龄。

主称金轮王,录在华严经。

而舍觉富贵,爱慕涂椒馨。

月黯回心院,妖魂啼窈冥。

僧人弗知此,独受一峰青。

分减傥及我,终岁栖林坰。

(0)

游洞霄

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

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

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

愧彼朽浊颜,一得在无我。

致彼老铸凝,披褐迎路左。

愿留护银铛,被叶盘礴裸。玉?付九虎,游宴升嶪峨。

为言子速去,勤苦悔坎轲。

反朴招太和,当免运劫祸。

恸哭出青松,残龄其或可。

(0)

赠孤山道士二首·其一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谢余荐鸮听易惠诗一首

向得追随父祖间,此来重结子孙欢。

自嗟三世须臾见,不有馀生会遇难。

诗社已收风月美,举场祇用秕糠残。

百钱聊买时文看,容易如君直换官。

(0)

潘家山同章衡诸生饮次行令探得隐君子为章衡搜出故赋诗云

吾闻隐君子,大隐廛市间。

道义充诸中,测度非在颜。

尧帝神且智,知人亦孔艰。

勉哉二秘阁,贤行如高山。

(0)

题积善院

幽寺访禅客,烦襟此一开。

山空有猿鹤,地僻无尘埃。

烹茶绿云起,鼓扇清风来。

览景不归去,暮烟生古台。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