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
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
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
愧彼朽浊颜,一得在无我。
致彼老铸凝,披褐迎路左。
愿留护银铛,被叶盘礴裸。玉?付九虎,游宴升嶪峨。
为言子速去,勤苦悔坎轲。
反朴招太和,当免运劫祸。
恸哭出青松,残龄其或可。
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
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
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
神境偕灵休,乃欲搜碎琐。
愧彼朽浊颜,一得在无我。
致彼老铸凝,披褐迎路左。
愿留护银铛,被叶盘礴裸。玉?付九虎,游宴升嶪峨。
为言子速去,勤苦悔坎轲。
反朴招太和,当免运劫祸。
恸哭出青松,残龄其或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洞霄仙境的奇妙经历。首句“天柱青峨峨,石笋危不堕”展现了洞天石柱高耸入云,石笋险峻的画面。接着,“晃晃银云收,谁子开玉锁”运用比喻,形容云雾散去,洞门开启,宛如玉锁被解开,神秘感十足。
诗人进入洞中后,体验到神奇的景象:“崩腾放闸水,煜爚入洞火”,水流奔腾,洞内仿佛有火焰闪烁,营造出奇异的光景。他感叹神境的宁静与灵性,意识到自己的凡俗,表示愿意放下自我,保持质朴,以期达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愧彼朽浊颜,一得在无我”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尘世污垢的自省,以及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他希望像老铸者那样,穿着简朴迎接新的旅程,保护洞中的宝物,并期待能借此升华为仙人。
最后,诗人告诫自己要迅速离开,以免陷入世俗的困扰,回归自然本真,以避免灾难。他悲痛地告别,期待通过返璞归真,延长自己的寿命。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