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吴仲举通判见赠》
《和吴仲举通判见赠》全文
宋 / 范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

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

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

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纯仁所作的《和吴仲举通判见赠》。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的反思与自省。

首联“侍行曾见羽书飞,独鹤归辽想令威”以“羽书飞”象征战事紧急,而“独鹤归辽”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仿佛自己如同一只孤独的白鹤,飞向遥远的北方,暗含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向往。

颔联“三纪家声几泯泯,重来民俗尚依依”揭示了家族历史的变迁与社会风俗的传承。三纪,即三十年,这里指时间的流逝,家声几泯泯,意味着家族名声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淡去;而重来民俗尚依依,则表明尽管时间久远,但当地的传统习俗仍然保存下来,给人以温暖与归属感。

颈联“脱身负担诚多幸,屏迹山林愿正违”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世俗束缚的庆幸,同时也流露出对隐居山林愿望未能实现的遗憾。脱身负担,意为摆脱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与困扰;屏迹山林,即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尾联“主诺已繄贤者助,第承先业愧才非”点明了诗人对于得到贤者的帮助而完成承诺的感激,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完全继承先辈事业感到惭愧。主诺已繄,意为已经完成了承诺;贤者助,指的是得到了智者的帮助;第承先业,意为只是继承了前人的事业;愧才非,表达了对自己才能不足的自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个人经历、家族历史、社会变迁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范纯仁

范纯仁
朝代:宋

范纯仁(1027年6月-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天圣五年(1027年)六月,范纯仁生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宋仁宗皇祐元年进士。曾从胡瑗、孙复学习。父亲殁没后才出仕知襄邑县,累官侍御史、同知谏院,出知河中府,徙成都路转运使。宋哲宗立,拜官给事中,元祐元年同知枢密院事,后拜相。宋哲宗亲政,累贬永州安置。
猜你喜欢

题慎郡王田盘山色图十六帧静寄山庄·其六盘谷寺

出楹幽雾写,搴幌繁云喷。

我曾拾级登,蒙茸破秋蔓。

爱此老笔遒,更豁烦襟闷。

踽踽策杖人,然疑睹李愿。

(0)

偶作风候写生二十四册各题以诗·其一梅

玉梅标格称仙妆,头踏春风领众芳。

设使东皇编甲第,南枝合作探花郎。

(0)

上辛日祈谷坛礼成纪事

抱斗苍龙赋物春,明禋祈谷此躬亲。

食天谁赖端惟帝,国本从知重在民。

祗以精诚将璧帛,敢誇角徵协韶钧。

新年景福如川御,田烛光中玉叠鳞。

(0)

玉泉

玉泉此为源,泉源岂即此。

试问所从来,只此一勺水。

玉名玉岂真,泉名玉尤幻。

而我对玉泉,如是幻真玩。

石髓澄堪漱,烟萝绿可扪。

雨后溪流急,山根带涨痕。

暴涨退亦急,垂柳丝馀湿。

惟兹有本泉,终古长潗潗。

潺溪惬静聆,清泚供幽眺。

心与境俱适,何必苏门啸。

趵突声犹状,匡庐匪当对。

垂虹旧传名,吁嗟耳食辈。

(0)

常山峪行宫叠旧韵

景爱三秋始,恩思廿载前。

音容魂梦里,岁月鹿蕉边。

小憩松篁阁,还陈翰墨筵。

诚知仙是幻,堪以日为年。

列岫迎窗翠,閒花绕砌妍。

继绳吾未逮,矢此一心肩。

(0)

工部侍郎德龄有贤母诗以赐之

治身勤四德,教子勖三迁。

乐易斯长寿,令闻乃大年。

封坩曾著洁,画荻旧称贤。

彤管芳规在,千秋耀简编。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