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
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
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
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
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
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孔子形象的瞻仰。首句“瞻彼百泉流,春来何滉瀁”以流水的生动景象开篇,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活力,引出对孔子形象的思考。接着,“新庙貌崔嵬,俨存尼父像”描述了新建的庙宇中孔子的形象庄严而高大,体现了人们对孔子的尊敬与崇拜。
“日月虽递更,素王灵不爽”则表达了孔子的精神如同日月一般永恒,即使时光流转,孔子的思想与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接下来的“俎豆有明禋,光辉在吾䣊”进一步强调了孔子思想的深远影响,如同祭祀中的祭品一样,为后世提供了精神的滋养。
最后,“瞻依适所愿,圣门如指掌”表达了诗人对孔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向往,仿佛孔子的教诲就在眼前,指引着前进的道路。而“嗟哉户外人,宫墙隔天壤”则感叹于自己与孔子之间存在的距离,如同宫墙一般,虽然渴望接近,却难以触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孔子形象的瞻仰,表达了对孔子思想的深刻敬仰和追求,以及对自身与圣贤之间距离的感慨。
我有数亩园,荒秽索锄理。
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
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
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
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
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
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
纵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
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
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
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
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
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
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
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
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
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
停观劳还役,杖杜颙采芑。
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
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园绮。
异时免沟坑,愿附织贝篚。
《追和老杜种莴苣诗》【宋·王之道】我有数亩园,荒秽索锄理。干戈何许久,生意困屠燬。道也其兴与,时哉亦甚矣。去年失短吕,培植乏驱使。今年得老杨,衰病更临起。晚菘已芜没,早韭就茅靡。菁菁何所有,莴苣独牛耳。纵苦可自珍,供盘况潇洒。银条直且甘,风味胡伯始。其视李太尉,小人与君子。明明如古鉴,不虑纤尘止。廓廓若太清,强欲浮云滓。老氏有遗训,重去彼取此。方今向太平,皋夔正端委。台省登硕德,要荒窜诬毁。击寇岂无人,蕃将来黑齿。破齐在不日,逆以诛正已。停观劳还役,杖杜颙采芑。万邦遇有道,贫贱古人耻。文王来吕夷,汉祖致园绮。异时免沟坑,愿附织贝篚。
https://shici.929r.com/shici/B2myu.html
我闻无量寿,世作天人师。
有祷必应感,如形影随之。
吾见盛德士,吏隐江之湄。
岩岩栋梁材,为桷岂所宜。
守道心自适,怡然见双眉。
何当日千里,整顿黄金羁。
嗟予拙无用,正坐千林姿。
荷兄独青眼,少雪群儿欺。
兰菊虽异芳,春秋莫予遗。
相逢一尊酒,驻马聊共持。
偶观香雾郁,彷佛初生时。
愿兄寿无量,登庸侍彤墀。
年年遇今日,酌酒共瑶卮。
我技类族庖,用刀常月更。
君才妙天下,游刃得我惊。
前年获相值,因忆吴中行。
一别忽两载,依然旧交情。
新诗璧夜光,厥价轻连城。
相思不可见,把玩我愿盈。
笔札擅南州,文章动西京。
行矣秋风高,更听宾鸿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