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捧天书别九天,分符频与岁时迁。
行台几度逢佳节,五月薰风入舜弦。
忆捧天书别九天,分符频与岁时迁。
行台几度逢佳节,五月薰风入舜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薛瑄在行台工作期间,每逢佳节,感受到五月和煦之风仿佛融入了舜帝的琴弦之中,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意境。"捧天书别九天",开篇即以“天书”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威或使命,与“别九天”相呼应,暗示了诗人离开朝廷或高位的情境。"分符频与岁时迁"则进一步阐述了诗人频繁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履行职责,见证了岁月的更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工作的投入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乘鸾驾鹤,问神仙何日,崧高生甫。
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夏五。
饮了蒲觞,才经半月,昴宿行初度。
荣华富贵,一时都由分付。
曾记三月春浓,花风烂熳,吹散鸳鸯侣。
虽则烧香遥祝寿,争似手斟香醑。
便驾云軿,去登绣阁,说个诚心语。
蟠桃熟未,请伊亲问王母。
日暖霜融,画戟门开,锦筵欲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
象服鱼轩粲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满堂,华胄诜诜。
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序鸳行,雍容高步金门。
更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意祝遐寿千春。
是舍人才调,犹采茅、紫芝峰。
有列宿心胸,清辞太白,雅趣元龙。
从他暂、无毡官冷,怡然怀抱自从容。
枫陛荐章吻合,金闺仙籍名通。暑馀凉送薰风。
圆桂魄、丽遥空。庆初度垂弧,莲开十丈,酒满千钟。
明年称寿何处,看玉犀、人在玉堂中。
藻鉴正当莲省,诸生来到蟾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