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丛浮动戏兰芽。
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
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
□□□□□□□,一丛浮动戏兰芽。
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
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蝴蝶飞舞和儿童嬉戏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童真无邪的纯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充分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细腻和深情。
首句"□□□□□,一丛浮动戏兰芽"中,蝴蝶在花丛间自由飞舞,似乎在与兰花嬉戏,这不仅形象生动,而且通过对比突显了蝴蝶的轻盈和兰花的淡雅。
接着的"裁成碧玉搔头样,画作黄金便面花"则是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将蝴蝶的细小描绘得如同精致的工艺品一般,既强调了蝴蝶之美,也展现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力。
"闲过楼台飞尽日,又因风雨宿谁家"一句,通过对蝴蝶随意穿梭于高低不等的建筑和被风雨所迫暂时栖息的情景,描绘出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主题。
最后"儿童爱把襜褕扑,惊起双双贴綵霞"一句,则是将蝴蝶与儿童的活动联系起来,通过对儿童捕捉蝴蝶行为的描绘,不仅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一面,也让读者感受到生灵之间相互嬉戏的和谐氛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蝴蝶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