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帆竟举,怅客中分手,旧游难续。
洒酒船头看去浪,愁绝离觞屡覆。
却忆频年,萍踪数聚,春草欢鸣鹿。
子荆零雨,醉来那忍重读。
道遇小弟仪曹,为言别久,和仲思同叔。
畴昔逍遥堂后意,不尽远书几幅。
淹迹江乡,倦游京国,寂寞东西屋。
黑窑重九,会同谁把黄菊。
征帆竟举,怅客中分手,旧游难续。
洒酒船头看去浪,愁绝离觞屡覆。
却忆频年,萍踪数聚,春草欢鸣鹿。
子荆零雨,醉来那忍重读。
道遇小弟仪曹,为言别久,和仲思同叔。
畴昔逍遥堂后意,不尽远书几幅。
淹迹江乡,倦游京国,寂寞东西屋。
黑窑重九,会同谁把黄菊。
这首清代王士禄的《念奴娇·其三》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对友人宋荔裳北行的深深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与弟弟的思念。词中以“征帆竟举”起笔,描绘了友人即将扬帆北去的情景,诗人内心充满惆怅,感叹在异乡分手,旧日的友情难以延续。
“洒酒船头”一句,通过饮酒送别的场景,表达了离别的哀愁,频频倒酒的动作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舍。“却忆频年”至“春草欢鸣鹿”部分,回忆了过去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与弟弟的欢乐相聚,这些回忆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子荆零雨”引用典故,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往昔快乐时光的怀念。“道遇小弟仪曹”则引入了对弟弟的思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逍遥堂的逍遥时光,感叹书信往来不能尽述相思之情。
“淹迹江乡”至“寂寞东西屋”描述了自己在江乡和京城的孤独生活,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的落寞感受。最后,“黑窑重九”以重阳节无人共饮黄菊的场景收尾,再次强调了离别后的孤寂。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回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离别带来的无尽愁绪。
丈夫好弓剑,行坐说金吾。
喜闻有行役,结束不待车。
官田赠倡妇,留妾待舅姑。
舅姑皆已死,庭花半是芜。
中妹寻适人,生女亦嫁夫。
何曾寄消息,他处却有书。
严风厉中野,女子心易孤。
贫贱又相负,封侯意何如。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雁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娱无限极,书剑太平人。